“貴族三位持玄皆有提拔,官祿皆進,絳夏受恩最重,封了侯,叫做【輔陽】。”
這三位持玄的封賞,其實對李家來說意義不大,李曦明含笑應答了,楊銳藻立刻扯著金卷來念。
這一封詔書乃是未有之長,稱魏王【國朝之丕基,大業之棟梁】,從贊他李曦明【奉職無怠,勤勞懋著】到李絳遷【扶危濟難,當受國典】,合在一塊又贊了一遍,稱【誕膺鉅典】,可見這位宋帝心中之贊許。
這場南北之爭,楊氏興許是不太得意的,可這位宋帝指不定喜悅極了,李曦明聽得心里頭暗笑,攏了袖子,道:
“庭州不負圣望,再當建業。”
楊銳藻對其中的博弈顯然不太了解,連聲稱好,他持玄慣了,做回筑基的體會讓他極度缺乏安全感,急急地道:
“請真人替魏王受賞!”
于是兩名披甲宋將上前來,從看起來幽深不見頂的冥駕之中抬出一案,各自持著一端,到了近前,方才看到紅綢軟布,上方竟然放著一小瓶,一石盒。
楊銳藻且先取了那盒來說,笑道:
“昶離真人天賦卓絕,扶危而出,我等都看在眼里,雖說金羽貪圖白江,不曾入湖,前頭卻也拖住了拓跋等人,這份賞賜,是獨獨給他的。”
他口中說的好聽,李絳遷的功勞無非是最淺的,才頭一個拿上來說,李曦明含笑看著他打開玉盒,亮出其中紅蒙蒙的暗煞。
“【離澄煞云】。”
楊銳藻道:
“此物尤為特殊,火不似火,云不似云,實則是一道煞,修行特殊術法也好,煉制靈器也罷,皆能起到與眾不同的神效!”
宋廷財大氣粗,哪怕李絳遷沒有起到什么大作用,看在庭州的份上,照樣有一份離火靈物奉上!楊銳藻并未細說,李曦明卻看得很明白,心中暗贊:
‘倒也不錯,也不知能不能與他那新得的【廣漠離火】配一配,去換取一道好術法來修行!’
這道開胃菜過了,楊銳藻多了幾分笑意,將那小瓶取過來:
“此乃廷中所賜之寶,特地為真人準備的!”
李曦明細細一瞧,此瓶晶瑩剔透,分有八面,瓶身不過拳頭大小,瓶口則寬二指,光輝灼灼,沒有什么出奇之處,楊銳藻則道:
“此物乃是古修【天瑯臺】之物,專門供煉丹之士使用,雖然在古代修士眼里是些小玩意,可流傳至今也是相當出色的寶貝了,最重要的是……此物乃是失傳已久『青宣』之器!”
“『青宣』?!”
李曦明心中微動。
他唯一見過的青宣神通就是【青衍】,這只妖物如今多半已經折在大西塬手里,惋惜之余,那道青宣神通給他帶來的感受至今不能忘懷。
“不知何等神妙?”
李曦明期待地問了聲,楊銳藻已經將此物送過來,讓李曦明取了,道:
“聽聞此物可以盛物,尋常的水液倒入其中,靜置一年,便可收落『青宣』神妙,飲入巨闕之中,可以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