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李周巍與李曦明討論之時就提過此事,打進洛下不只為了這豐厚的資糧,這些古代之事影射的是哪一個道統在哪一玄手中,能證與不能證,極為關鍵,甚至讓他一時放下了原本的打算。
玄惟似乎也看出來李周巍的想法,只是一笑,道:
“通玄道軌,可以說是三玄之中最為簡略的,即使我不說,魏王收攏洛下神通,找幾位仔細一問,也是清清楚楚。”
他正襟危坐,鄭重其事地道:
“通玄主從山中入世,前后共收了四位弟子,分別是少陽、觀化、朔樓與…”
玄惟頓了頓,目光像是復雜,又像是黯淡:
“與東戊。”
他的表情沒有過分夸張,可一旁的陶介杏有些驚惶地移動目光,尹覺戲深深低頭,李周巍亦明白這兩個字的分量。
戊光、戊土…如今天下敢帶著戊字的道統少之又少,還能是哪一家?
‘是戊光落霞的祖師。’
玄惟幽幽地道:
“通玄主起初教授弟子,未起道號,凡事以姓名字號相稱,四位大人的道號都是自家起的,因而參差不齊,少陽仙君乃是世間第一少陽,便徑直取了少陽二字為道號。”
“他麾下最高的乃是【少笪】…姓屈,【少笪】弟子中有上官兄弟,子通、子都,都是名聲極大的人物。”
尹覺戲忍不住點點頭,道:
“子都治世,誰人不知!”
玄惟點頭,道:
“上官子都是第一位執掌通玄宮的修士,也是數代以來權力最大的一個,當時天下修士都向通玄求道,仙玄之風便從他手中起,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笑了笑,也不覺得有什么,而是道:
“至于上官子通…名氣也不小,他當年和徐坼一同前去司天門求問是否能成道,上官子通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徐坼則失望而歸,從此轉修結璘——可偏偏上官子通太過自傲,證道隕落…”
“人們從此知曉,求金之人不能推算成功與否,至少不能聽到一個肯定且自己也深信的答復,否則高如清乙同樣會算錯…甚至造成極壞的影響…”
李周巍眼睛微微瞇起,心中恍然大悟:
‘難怪。’
他面上不動聲色,聽著玄惟笑道:
“不過,又有修士反過來思慮,是否徐坼當時回宮,拼死一搏去證道,反而能成呢?由是有了那一句響徹天下的告誡…”
尹覺戲接過他的話,贊道:
“【徐坼懼天門,怠作結璘仙,子通求衍道,傲死位臺前】。”
李周巍點頭記下,卻注意到他心情話語的另一個關鍵,暗中微動。
‘姓屈?’
當年前去西海,處理少陽靈根的【希陽觀】真人就姓屈!
‘觀化恢宏,是祂的師弟,子都治世,敬祂做祖師…對上了,【少笪】可以追溯到那位第一少陽,【希陽觀】就是這一家!’
陶介杏神色中閃過一絲惋惜,玄惟卻沒有細說,而是輕輕帶過,道:
“觀化、朔樓道統修行三陰,弟子本就不多,這兩位收徒又全靠心情,并不顧及天賦,方才提及的徐坼就是觀化弟子…而后真君不在了,修士更少,幾次起落便漸漸斷絕,大多寄托在通玄宮,通玄宮解散之時,大人特地將兩家道統挑出,便是觀榭一道了。”
他輕聲道:
“觀榭一道的確是三陰起家,后來紫臺玄榭宗出了『天旨少陽玄榭真君』,霎時天地為之一寬,門徒引以為榮,多修三陽,一度輝煌。”
“也就是說…觀榭一道的崛起,亦仰賴于這位少陽…”
李周巍意有所指地提了,玄惟則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