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妖魔聚會,竟還有幾分斯文。”
菩薩久不在三界行走,本以為眾妖聚會,當是一副群魔亂舞的景象。
卻不料今日一見,也算是刮目相看。
佛道二流之盛行,其實對這些山野精怪也影響頗深,除了一些天性兇惡狡詐的妖魔,其實很多妖精并無什么傷人的心思,他們也想要修煉成仙,得個正果。
可大部分的妖精無人引導,因而誤入歧途。
昨日菩薩曾經與法海探討過,應該如何處置這些妖精。
兩人爭論了許久,一直相持不下。
依照法海的性子,自是將他們一并超度。罪孽稍輕的,可留他們靈魂轉世至于那些罪大惡極的,便將其神魂反哺于天地,也不算白來這世間一遭。
觀音菩薩有大慈悲,世間眾生在她這里,皆有一線生機。所以就算是窮兇極惡之徒,往往見了菩薩也是誠心拜服就是因為他們誠心悔過,是真的能活下來。
當然了,對于那些不誠心的,菩薩自然也有雷霆手段。
觀音菩薩只是不愿殺生,并非代表她不會當年封神大戰,她還是玉虛門下慈航道人的時候,正犯殺戒,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鮮血。
尤其是一場萬仙陣,伙同十二金仙殺得是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或許是當年殺得多了,如今菩薩才有這般大恒心、大毅力來普度眾生。
用佛門的話來說,不知算不算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薩知道金蟬子是什么脾性,他連他的師尊如來都敢頂撞,自己說的話他又能聽進去幾分
思前想后,便做了一個約定“便看在貧僧面子上,給他們一個機會明日等人聚齊了,讓悟空詢問他們,是先吃唐僧肉,還是先賞佛衣若是他們先吃唐僧肉,便也是他們合有此劫,與我佛無緣;若有一二精怪,仰慕我佛圣物,要瞻仰佛衣時你便放他一馬,交由貧僧處置,如何”
法海聽了菩薩之言,心中思量片刻,跟菩薩硬頂著顯然不是辦法,若是菩薩要當真要救這些妖怪,自己又如何能攔得住
只是沒想到自己剛要退一步時,菩薩竟然先松了口,讓法海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畢竟眼前的之人是觀音菩薩,作為佛門大士,人家的地位比尋常的佛還要高一些。
法海沉吟少許,這才開口“菩薩一向慈悲為懷,如此倒是弟子咄咄逼人,不知進退弟子可再退一步,也不必問他們是否要吃唐僧肉,只問他們是先飲酒宴,還是先賞佛衣即可這般行事也不算是故意誘其本性,畢竟面對長生不老,飛仙成佛,別說是這些山野精怪,就算是一些修道有成的,怕是也忍耐不住。”
菩薩欣然允之,心說這金蟬子果然成長了。只憑這樣的言語,能有幾個留下飲宴的
自己這里稍有退意,他便不在相爭,應是看我顏面,想要放這些妖魔一馬。
一味莽撞剛硬,并非長久之道還是得陰陽相濟,才能神明通透,萬法自然。
菩薩佛道雙修,其道門修為更在佛法之上,這也是為什么她在佛門雖是個菩薩果位,卻地位崇高的原因之一。
“諸位,是先飲酒宴,還是先賞佛衣”大圣在主位上給下面的妖魔出了一道選擇題。
見下面群妖沒有什么反應,大圣又道“若是要飲宴者,便留在此地不動,觀佛衣的,便與”大圣看向了菩薩。
菩薩接到了信號,起身道“便隨小生去觀看佛衣。”
下首十八個妖魔,聽了這話到有十七個站起身來,那個壯碩的頭陀笑道“我等不缺酒肉,等觀了佛衣再來飲宴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