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其聲可撼天。
這一瞬間,國主的身上似乎涌現出了一股無窮無盡的力量,這是他以往沒有感受過的奇幻感受,有這股力量的加持,似乎這眼前的菩薩,也沒有那么令人畏懼了。
此前因為他不是一個人,所以畏懼仙佛。
此刻因為他不是一個人,所以敢以其身抗衡之。
人心雖然復雜。
但民心非常純粹。
擁戴就是擁戴,甚至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一句話,便能燃起滿腔的熱血,無畏揮灑。
這高深的振呼之聲,傳至了蒼穹之上。驚動了還在下棋的老君與玉帝,也叫一旁觀瞧的菩薩神情復雜,她心說金蟬子與文殊不愧是靈山的一對兒鐵對頭,此番相爭起來,怕是沒那么容易偃旗息鼓。
玉帝笑道“菩薩,此事是你們佛門不對,連帶著我天庭也不受待見,明明是靈山菩薩壞了他天時,只怪佛便是為何連仙也并在一處”
老君也道“罵仙確實有失妥帖要罵也得罵神,興云布雨乃是水部天職,為何他文殊菩薩仗著法力高強便能隔絕了去可曾來天庭報備”
玉帝聞言面色一沉,向著不遠處道“將那幾個違了天規的水部神將宣來,得問一個瀆職之罪。”
這兩位一唱一和,卻叫觀音菩薩險些壞了嗔戒,這辦的都是叫什么事兒
合著就該貧僧收拾首尾
自己辦事之前,怎么不想著就做干凈漂亮些呢
玉帝笑呵呵道“靈山如今氣運正旺,因此失了幾分警醒之心也是尋常之事,畢竟修成了這般大法力,若行事處處拘泥于虛名禁錮,還有什么意趣”
“陛下,老道瞧那國王有幾分骨血,為人君者合當如此。”
“朕欲觀其能為,等他壽終正寢之時,或可招他上天封神若是不愿上天,地府陰司也有諸多空缺,做個陰司鬼王也定當是個稱職的。”
“陛下。”觀音菩薩這會兒開口道“他與靈山有緣。”
“他都要封了全國上下佛寺,不拜仙佛了,靈山還能容他”玉帝瞧向了菩薩。
“阿彌陀佛,不過一時迷途,自有回心轉意之時。”菩薩還有一句話沒說,她認為此事是文殊菩薩做錯了。
渡化眾生,當從眾生中去,文殊菩薩的言語雖然也有他的道理,站在一個仙佛的角度來說,甚至可以說已經考慮得十分周全。
但他畢竟少見了一點,佛渡眾生是為了什么
依照觀音菩薩自身淺見,無非就是救人苦難。
可烏雞國上下一眾,正值欣欣向榮之際,又是仁君善民,早已自得其樂,何須他去渡
正如那國主所言,為何舉國上下百姓食不果腹時,不見仙佛去渡
三藏之前說的一句話沒錯,仙佛之所以受了香火,是因為他們幫助了眾生,因此才得眾生愛戴;若因要取眾生香火,才去渡化世人,才是真正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