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儒學,也只是適用于廟堂,服務于君王。
但自從曾子下界,傳下浩然正氣之后,儒教之興旺,便亦是勢不可擋。
大唐多豪俠,即便是文生,也能仗劍義氣。
如今浩然正氣一出,奸猾之輩自然就原形畢露,剛直君子則大放異彩在浩然正氣傳揚開來的短短十幾年之內,大唐境內已經誕生了多位名震天下的大儒。
以往的大儒,或者是浪得虛名。
但如今,只要把自身浩然正氣沖霄而起,那自然就是貨真價實的大儒,童叟無欺,引得萬民敬服。
前些時日,大唐又誕生了一位年輕的大儒,受到了皇帝李治的接見,并且得到了重用此人便是狄仁杰,一時間成為了朝廷新貴,門庭訪客,絡繹不絕。
許多達官貴人,皇親國戚,都先要把自己的后輩弟子,送到他的門下修行學習。
據說狄仁杰前往大慈恩寺拜訪三藏圣佛的時候,與大雁塔上通三藏圣佛論道七日,引動大雁塔之上的舍利子佛光綻放,籠罩整個長安更是讓狄仁杰成為了大唐朝野之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儒門之興旺,堪稱迅速。
其勢頭,甚至壓過了擁有“三藏圣佛”的佛門。
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大唐之佛門之所以沒有因為“三藏圣佛”取經歸來,趁勢而起,一躍成為大唐第一教其根本原因,就是“三藏圣佛”在主動壓制佛門在大唐的發展。
這樣的現象別說是大唐朝廷,就算是那些仙佛們,從一開始也沒能預料到。
包括天庭的玉皇大帝、兜率宮的太上老君、南海的觀音菩薩以及靈山的如來佛祖即便是當年三藏在靈山不受如來佛祖大職正果的加升,他們也以為三藏是要在大唐另起爐灶,從而徹底取代靈山佛門的地位。
但沒想到,即便是三藏在玉帝順水推舟的,立下的唯識法教,自證三藏圣如來卻反而是對佛門的發展加以限制。
不過這是人家大唐佛門的內部事務了,即便是如來佛祖與菩薩也沒有插手的余地,而且他們兩個也沒有那么心思去管三藏在大唐的事情。
觀音菩薩現在是一心經營自己的南海佛境,如來佛祖就更不用說了整日里除了試著能不能將被關在八寶功德池中烏云仙救出來,就是算著日子,等待魔界與三界融合,只要無天一到靈山,他立馬就讓位出來,下界轉世輪回去。
無獨有偶。
天庭之上的玉帝,在楊戩一家團聚之后,可謂是成了真正的甩手掌柜不得不說,楊戩這個小子真好用,自她娘復生之后,對他這個舅舅的態度,也是發生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
以往不論是人前還是人后,這小子總是抹不開臉,不肯同自己親近如今就大為不同,只要是他們家人團聚的時候,基本就是以“舅舅”來稱呼自己,天心甚慰。
但唯獨讓玉帝有些心中煩悶的,就是小金烏了至今也不認他這個父王,就獨自一人待在太陽星之中,日復一日的行使自己金烏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