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1500余人,其余兄弟總計3000余人。進行操練,蕭域花出重金,去西域,鮮卑,匈奴,羌族打探馬匹情況,又請眾多工匠前來鑄造刀、槍、盔、弓、矢等戰略物資。
162年末,蕭域給充分完成戰馬收購任務的拔拔氏一族,賜姓長孫。
隨后又派人,把工匠們的家人通通實行轉運方式。秘密接來,并許以優良的待遇,為了節省開支蕭域,帶頭節儉。
不帶單獨睡一個地方,飯在一起吃,睡在一起睡。為了促進感情,原本瘦弱的蕭域開始苦練弓矢。
推廣了一系列節日活動,主題為了日后不再逐水草而居,四處奔波,讓眾人都過著如同漢地的豐足生活。
比賽文武兩套,讓眾人都能參與欣賞。
射箭,摔跤,騎術,鍛造。
經義,書墨,繪畫,歌唱,算學。
如此九套,與此同時,人才需要經過自己測試審核,唯才是舉。
將漢胡文化經過一定的融合教育,讓漢人既懂他族風俗,又讓胡人也知文化的精深與博大。
蕭域這一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父親處理問題的基本盤,這方面重視的同時,通過一定政策,不僅緩和了一部分兩族矛盾,通過雙方互動還增進了關系。
163年,張奐擔任武威太守,期間賞罰分明,政績卓著。
蕭域最后收到探子消息,負責邊事的度遼將軍皇甫規,經常向朝廷推薦張奐,接替自己。
商人出身的蕭域嗅覺,何其靈敏,一下子就嗅到了利益,感嘆天賜良機。
此時的蕭域,正帶領著眾人沿著清水河一路往上,
這時的自己,手握兩種優良馬種,西域良馬和鮮卑馬。
這兩種馬匹,一種速度快,一種耐力高,讓蕭域十分喜愛。絕對的上上之種,當即下令破戒,舉行了一天宴會,同時,也做一定的戰前動員。
趁著兩人轉換防備的真空期
蕭域精兵盡出,人披鎧甲,口銜枚。手握槍棒,疾掠如火。
前年被揍的還沒緩過勁的羌人,原本聽聞皇甫規調任防備松懈。
如今,突然崛起的光復軍這一打,認為是漢軍的奸計,“大罵一聲,漢人奸詐。”蕭域還沒打來,便如鳥獸散。
這一場仗打的十分順利,招降的招降,打散的打散,沿著黃河一路往上,追到了賀蘭山腳下。
截獲3000只羊,收馬匹200匹,以及一部分武器、人口。
后蕭域,與當地羌、匈奴等胡人部落聯軍,大戰兩次,挫敗7進攻,敗了1,各有勝負3次。
賀蘭山腳之戰,蕭域從被俘人員之中獲得了對方與首領長相,王賬位置,于是放手一搏,所有精銳傾巢而動發動夜襲。
一戰擒獲大小頭領,貴族23人,祭祀牛羊1萬余頭,馬千余頭。致使對方指揮層崩潰,剩余人等向北方四散,場面如同抓豬。
戰后半個月
蕭域經過篩查,將一些羌人強兵進行收編。
剩下的老弱平庸,態度好的,可以進行安置充當牧民,態度不好的關起來,試著教育觀察情況。
蕭域經過嚴格賞勵,從群朋眾友、兩家親族、當地勢力、軍中精銳中,發掘了不少德才兼備者。
通過這一戰,蕭域也知道了,父親留給自己的是一批多么強的新力量。
蕭域又在幾日后,將被羌人關押劫掠的人口一一釋放,想要回去找家人的給路費,不想回去的安排一份工作,養馬放牧做飯反正怎么都行。
除了朱龍,曹陽,王賣之,宇文,四位被蕭域信任的成員外,蕭域也根據戰提拔了一些新人。
讓楊仲寶在左右護衛,其次子楊賢領其職務,讓王賣之與宇文負責外交事務,讓小舅子曹越為統軍首領,韓冉之子韓靈掌管三軍事務。
讓韓靈娶二妹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