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與慕容,負責周邊防務
長孫一族,負責馬匹、鍛造事物
三弟四弟滬,涪與拓跋掌管禮儀,祭祀等活動安排。
禿發,姚,劉等小波人,進行安置,看情況與功勛予以提拔。
蕭域處理與決斷政務,姐姐蕭熙、二弟蕭渡在自己這邊掛職,處理家族事務,小妹年幼,便交由娘親處理吧。
從163年末,164年起。
部落在完成遷移后,蕭域將全部精力投,入了部分北地郡的戰后,政治與重建工作之中。
耕田放牧,鼓勵商業養馬,備甲整卒,重立講學。
期間協同張奐大破羌人,以及南匈奴聯軍,終于博了一個正式的官位,入朝稱謝,后核定身份,領北地郡一切職務。
歷經滄桑多年,北地舊土,重歸漢地。
165年
蕭域與眾人商議后決定,親筆寫了一封奏疏,大致內容“如今新郡重歸,而無米布之資,北地自然條件惡劣,昔日城墻幾近荒廢,還請朝廷及時調撥,以解當地人民之苦”
可當時朝野混亂,蕭域的上書如滾石入水,泥牛入海,一去不回。
蕭域哀嘆一聲,只得繼續強化與整改政策,等第一次農熟之后,開始計劃性的招納,周邊的漢人,番人,羌人以及匈奴人。
幸虧,北地有鹽池,這個重要產鹽之地,蕭域秘密挑選人才,進行提煉使用。
至于人是誰別人知道嗎這些問題
大概只有蕭域等一眾高層知曉。鹽鐵朝廷嚴格管控,不能明著賣。但不這么做,眾人都活不下去。
蕭域將產業交給別人,暗中賣給北方及西域諸國,名義上歸對方,人員全是蕭域的人,獲利的也是自己。
憑此為基礎,才止住了地區虧損。
為了鞏固邊防,蕭域先后,采賀蘭山石,建三城,后造五堡,立四寨,定一關,將整個寧夏平原收入囊中。
生活在治下人口已知的便有三萬之多。隱匿人數往大了估,有五萬不等。
前前后后,為重建拓邊花了已花去了整整年。憑借牢固的地方基礎,以及麾下能人的幫助,蕭域終于立住了根本,有所成效。
與此同時蕭域也在心中定了一個策略,再拿回西域之前,先拿回整個河套。
時間171年
蕭域家族團聚,撫摸著已經七歲的長子,蕭駿,這位的39歲的中年人,講述著當年的經過。
蕭駿聽得入神,有一點十分不明白,便好奇的一問“父親,你為什么不把細節講清楚一點。比如”
剛才還和藹的蕭域,卻一改善面,敲了一下蕭駿的腦袋,止住了他的追問,嚴厲道“戰爭只是手段,而真正用意是要把事向好處引,這才是值得關注的事,達成目的才是重中之重。”
蕭駿還想繼續問下去“可,還有”
蕭域雙掌一拍,也逐漸嚴厲了下來“夠了死者不可復生,亡國不能復存。去做你的事去。”
蕭駿見父親發怒,閉口不言,也覺得不好意思,一溜煙跑了出去,到別處去找楊叔練武,找韓靈討論兵法去了。
蕭駿“巔峰宇宙,唉,怎么辦才好呢,父親花了7年。我能自強,但怎么擋得過外掛呢”
“系統啟動”
蕭駿“來就來,別亂叫好吧”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