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內
皇甫嵩收到戰報,荊州將士在陰野打贏了李密,荊州各地聯軍,降陽安、宜春、安城,新蔡汝南郡各地。輕輕松松一路推進至上蔡一帶。
之后,皇甫嵩催來軍中函使送去朝廷,隨后以戰功激勵將士,開始準備日后的大戰,身為大將需要有一定的直覺判斷,積極備戰,防患于未然。
穎川郡外
項燕也早已收到了情報,陷入了愁苦。
一拍大腿憤憤不平道“可惡怎么會敗得這么快我觀李密、波才二人不是庸才,竟然折損我太平軍數十萬兵力。”
“若他們還敢回來,若不軍法從事,難消我心頭之恨,將士之死”
這個時候,忽然感覺到了地面有些許震動,頓時眼睛一亮,抬頭望向帳外,此前的愁苦憤怒一把消失,臉上欣喜之色,不可言表。
“祖父,孫兒聽說前線戰敗,特來請命,還請放心,之前我去漢賊皇甫嵩城下防備打探過,布局雖然頗具心機,但我觀之,不過是六歲頑童和泥的水平。”夸夸其談的樣子,臉上寫滿不屑,項燕周圍的人除了少數幾個,都被說的,跟歇了菜般低下了頭。
只見此人,虎背熊腰已經不是形容詞,比身高八尺多的父親,還高出一個頭。身上盔甲披肩霸氣側漏,步履好似角兕般穩健,腳下戰靴保護其中。面容如霸王再世,身上散發著一種王霸之氣,目有雙瞳,震撼人心。
“項兒,前陣子,為你請的老師,你可否滿意”這時的項燕,完全不像身處戰場,一身輕松,反而問起了兒子的學業。
“范先生,論才學能力,出色萬分實話實說別教成為萬人敵的您還要厲害,只是,他有些傲氣,孩兒聽不慣他的語氣。”項羽實話實說的向爺爺項燕傾訴道
“孫兒,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你若能學會忍耐,明白中庸的道理,怕是我項氏祖先也會欣慰吧。”
項羽話是聽懂了,連忙稱是,知子莫若父,更何況是爺爺呢,項羽在他面前,心里跟明鏡似的。項燕又跟項羽說到了幾句閑話后,便終止了話碴。
聽聞荊州軍勢如破竹,招降攻城,不斷北進,戰術天才的項羽,便知道,絕對不能把對方放進來,不然,荊州軍與城內的漢賊皇甫嵩里應外合,豫州太平軍不出一月必敗無疑。
最后,項羽,提起他那足足數百余斤的霸王戟,正要點將出去,項燕卻攔住了,親自為其定將。
命項羽為主將
軍師范增
攜龍且、季布、英布、鐘離昧四人為將,5000霸王騎,帶走3000,之前的太平銳軍,跟皇甫嵩拼的太狠,25萬前幾日前日才恢復的15萬人,
項燕便再分走可用之兵3萬4千人。
大軍行進途中,年有六旬的老者,佝僂的身子,來到項羽面前獻上地圖。
項羽見此一把接了過來,心動不已,戰場之上,任何情報都十分珍貴,尤其是地形,不僅可以做到借助山川地勢防備敵方,若精確還可以,省下大量時間,順著路摸過去,出其不意的反擊對方,打敵方一個措手不及。
“項少主,荊州來援的漢軍,這一路之上,從未經過風浪,所過之處望風而降,所攻之城,皆已是松散之兵。長此以往,又從荊州遠道而來,將士思歸,將領又必然有輕視我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