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因剛才的事,倒也沒覺得他如之前那般煩躁,再加上,想起爺爺的囑咐,還是耐下心來問道“你也有良策速速說來。”
范增咳嗽了兩聲,見此耐下性子繼續道“上蔡城小難取,現在施以援手,遠怕是來不及了。荊州徐璆一路上勢如破竹,大小戰中取得陽安、宜城等縣城大大小小12座,縱使是百戰之師,也難免疲憊之苦。”
“身為一州刺史的徐璆,性情遠近聞名,他深受皇恩,此次北上必然不會耽擱朝廷給他定的時日。”
“老叟手上之圖有汝南郡一帶部分險地要道,我們可以埋伏在定潁城外的偏遠處,同時派出死侍進入城里外,散播消息,主上項燕與漢將皇甫嵩在潁川城下大戰敗退。到時候城內人心惶惶,守城將士知援救不成,人心必然浮動。”
“到時候,徐璆便會充足底氣,暫緩休息繼續下令進軍,待對方戰斗將熄時,主公您只需派霸王騎繞后,兵卒攔在前方,這叫已全備之師打疲憊之師,此戰必勝。”
項羽聞之,在心中揣測模擬了一番,居然比自己想的破釜沉舟之策還妙,相比之下風險更低呀。
此情此景不容羅嗦,項羽派季布、英布兩一人傳遞命令,一人去打探一下敵軍人數。
荊州刺史徐璆召集各郡軍隊支援,自己帶兵四萬人,其中被甲者兩萬人。蕭駿借走了一萬
武陵太守蕭駿,帶兵兩萬六千人其中兩萬被調走了
汝南袁術,帶洛陽兵一萬,外加本地支持共計兩萬四千人。
南陽太守秦頡,帶兵一萬
長沙太守張羨,帶兵一萬
其余一些地方官員、豪強、名人望族。
劉度5000、金旋3000、趙范3000、韓玄3000、蔡瑁2000、張允2000、黃祖2000
外加一些新招兵士以及收編招降的隊伍,聯軍可戰之兵九萬人。
“父親,上蔡一戰,不少將士受傷流血,傷口爛瘍,孩兒覺得還是休整一下,再做定奪。”
徐璆看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勣兒,前線戰事緊急,如今,上蔡城破,只要拿下定潁城,我軍將高枕無憂。古人常云一鼓作氣,如今更應該成順風之勢,只要拿下定潁,可以借助潕水作為天然防御,還能進一步威脅潁川大戰的項燕,這豈不是一舉兩得之事。”
勣兒,徐勣,不是徐世勣又是誰呢徐世勣字懋功。
他早年投身翟讓領導的瓦崗軍,后隨李密降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元老,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后大破東突厥、定高句麗國。
他出將入相,功勛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徐勣從軍近六十年,與衛國公李靖并稱。在長期戰爭實踐中,他起家于綠林草莽瓦崗寨勢力,之后為唐朝開國和衛國拓邊事業常備了后人津津樂道。
寫兵略,著醫書,入武廟十哲,善思多才,臨危守義,知人善任,重情重義。
徐勣這時候,還是早期的他,沒有之后的老成持重,即使現在的他軍事天賦出眾,但在一些方面還顯得有些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