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定做完簡單介紹,蕭駿也不禁感嘆,工匠的精益求精的藝術。
結合強弓之威,弩機之便。神臂弓,配合上機械巧力,加上腳蹬。蕭駿接過來試用一番,很是滿意。
李定說在屋內測試時,他推算有效距離是三百步。
全力激發,威力之大,在一定距離內,將重型鐵片扎甲洞穿,也毫無沒有問題。
蕭駿現在手上拿的這支,是他最初發明時的粗制品。以后會做一些強化改進,射程與威力,肯定還能提升一步。
見李定一副盡在把握,越說越起勁的樣子,蕭駿也不禁夸贊
“叔平,為我發明利器,欣喜還來不及,只是你要多加注意,神臂弓現在還在測試階段,此前我有些操之過急。若非出自你手,暫且不要輕易下令派人制造。”
“還是多以鎧甲,原先弓弩為重,盡量填補上軍中空缺。”
“若因為不合格,發生反弓等危險之事。你們這些人每損失一個,萬分心疼都不為過。”蕭駿捶胸頓足,囑托他們多加注意。
之前招出李定的時候,蕭駿的一個想法也在腦中浮現。
用上10積分點,跟系統,換了一包削好的鉛筆。
“想想,先畫一個輪盤,添繩子,手搖旋桿,在繩頭加鉤子,一個鉤子不夠,得做雙的樣式,手搖桿也是一樣的。”蕭駿在腦海中,構造出東西的樣式,通過素描的手法,十分寫實的把絞盤畫了出來,最后交給李定,讓他帶師傅幫忙做一批。
先畫完整體的工具三視圖,再將各個零件樣式,按照一定比例畫出,填上名字,添加上李定,看得懂的標注。
根據系統植入,添上的記憶。
蕭駿知道李定所有的信息,他不是豪族,也不是寒門。
早年家徒四壁,父母把他賣給了村里的工匠。逐漸大了,上天給了他很高的天分,耳濡目染之下,再配上教導,不到12年時間,師父真傳便全部學完。
原本以為繼承了手藝,就可以安穩度日。沒想到,碰上兵荒馬亂,為了逃難幾經周轉,來到自己這里,才稍微安定下來。
自己還拿著詩經尚書親自教他識字,知道他是匠人,這個是“木”字,這個是“鐵”字。
蕭駿自己的水平呢,自我估計,當一個教化風俗的博士,這種鄉宮,除了召喚人才,應是很少有人,可以在結果和業績上比過自己。
若口嗨,說些狂話,蕭駿就自稱自己是半個大儒。
自從忙了以后,就很少再講學了,教化之事,幾乎就是給自己弟子,二弟子滕宗諒字子京,三弟子虞兮字姬等一大批人去做,風俗教化的事情,之后交由他們去做了。
其實并不是,蕭駿不想多收弟子,搞到現在,就三個徒弟,繼承了自己衣缽。
蕭駿其實也在考慮,要不要抽點時間,寫一本類似于工作手冊一樣的書,但這個時代,不讀書識字的人才,是大多數。
所以這個肯定不能放在第一要務,至少目前不行。
在此過程中,蕭駿聽到最多的是兩句,第一句是“卻”說的,他的能力已經增長到盡頭了,不可能再有成長了。他已經到了盡頭,學不進去了,你難道要限制,屬于他的時間自由
“我能教你的都教了,你下山去吧”
“第二句話是,學生說的,先生,學業已成,我該走了,還請您不要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