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祈法醫有點龜毛,羅昭怕打擾到對方,就一句話都沒說。林落也聰明地選擇了閉嘴,心里卻在考慮,這個甄老六,以前會不會做過類似的案子呢
要知道,有很多人,他的行為是有慣性的。一旦做過某種事,受了刺激,就有可能上癮。八九十年代不少連環殺人案的兇手就是這樣形成的。
他們殺人,會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次做的案子往往最粗糙。因為那時他們沒經驗,手沒那么穩,情緒也更容易慌張。但次數越多,就會越穩準狠。這是因為在接二連三的案件中,他們得到了足夠的訓練,導致他們在現場留下的線索越來越少。
所以,在偵破這種連環殺人案時,如果能追溯到他們第一、二次做的案子,往往更容易找到線索,只因那時留下的破綻和線索往往會更多一些。
羅昭注意到她在走神,也不知她在想什么。其實他自己也在琢磨這個案子,他跟林落的想法類似,總覺得甄老六背后,說不定還有別的案子。
過了半個多小時,鞠法醫直起腰來,拿著一個證物袋走了過來“找到兩根,但沒有毛囊。男尸那邊,我再看看,不過希望不大。”
祈法醫也查完了自己那部分,他那邊只找到一根,是半截彎曲的毛,同樣沒有毛囊。看著那曲度,羅昭就知道那是哪個部位的毛發。但到底是不是兇手的,也不能確定,也有可能是男死者的。
這個結果雖然不太好,但也在預料之中,因為他們在第一次尸檢時,就仔細地搜索過了,那時沒有搜檢到,這次希望自然也不大。
他就道“那再看看男尸吧,這邊結束了,咱們再去分局證物室。我覺得兇手與兩名死者都有近距離激烈接觸,他的毛發是有可能掉落到死者衣物中的。”
兩名法醫沒什么異議,開始對男尸進行檢查。這時林落也看到了兩個證物袋中毛發的情況,她便道“羅隊,這些毛發雖然沒有毛囊,也可以保留著,等以后技術先進了,即使沒有毛囊,也很有可能鑒定出來。”
羅昭驚訝地看了她一眼,覺得她說的有理。祈法醫則停下了手上的動作,看向林落,突然問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我在圖書館看到了外文期刊,上面刊載了一些跟dna有關的文章。據說在不久的未來,人身上脫落的皮屑等組織,也可以用來做dna檢測。我看到的時候就想,如果能把這些皮屑類的證物都收集起來,就算暫時破不了案,等哪天技術先進了,案子說不定就有偵破條件了呢。”
最近她不只在江寧大學辦了借書證,市圖書館的借書證她也辦了。只是她最近沒時間去看書,這些外文期刊她實際上還沒看。但她以前是真的看過,因此說出來的時候,她一點都不心虛。
之所以提起這件事,林落其實是想借著這機會,告訴鞠法醫和祈法醫,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這時代的法醫往往還沒有這個意識,這就導致原本可以收集到的一些證物沒能及時收集,某些積案就再也找不到破案的機會了。
祈法醫和鞠法醫全都停住了手上的動靜,臉上的驚訝都挺明顯的,鞠法醫問道“這樣的話,那咱們以后確實要注意下啊,該收集的東西多收集點,說不定哪天案子就能破了呢。要我說,現在技術進步太快了,我這歲數有點大,都快跟不上發展了。”
祈法醫的注意力卻在另一個地方,他盯著林落問道“你是說,法醫類的外文期刊你也能看懂你英語那么好嗎”
林落當然能看懂,她不只能看懂,還可以用外文撰寫專業論文。這些她當然不能完全直說,她就道“我外文還不錯,有不會的詞,查一下詞典,基本上就能翻譯出來了。”
聽到她這么說,祈法醫有點激動。他最近遇到了一個疑難案子,正想參考下外文期刊。但他的英文水平挺一般的,讀些日常生活類的文章問題不大,要讓他讀專業性強的外文刊物,那就吃力了。
他倒是想找人幫忙翻譯下,但有這本事的人,都是大忙人。他沒好意思打擾人家。沒想到,這小姑娘居然也會。
只可惜他和林落不熟,讓他找林落幫忙翻譯文章,他覺得太唐突了。于是他什么都沒說,轉過身繼續忙起手上的活。
至于羅昭,對林落懂這些東西倒沒有太特別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