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兒臣認為,若朝廷有兩個大將軍,難免會相互掣肘......”
他的話還沒說完,蘇太后一擺手:“你顧慮的太多了,做大王怎么能瞻前顧后。尤其是軍務事,當斷則斷。兩位大將軍的話,還能相互監督相互比較,更有利我大燕的軍防發展。崇明候蘇縱飽讀兵書為人謙遜,而且對我大燕忠心不二。我看可堪大用......回頭這件事在朝堂上提一下,讓那些文武重臣瞧瞧可行不可行。鐵流火依然交給方知己帶著,其他的軍務事都交給蘇縱。若是可行,就這么定了吧。”
蘇太后一轉身,讓人帶走了所有奏折,如風一樣走了。
沐長煙呆呆的站在那,一臉的凄苦。
“這大王......還做了有什么意思?”
他喃喃自語。
小太監安承禮跪在那,看著大王的模樣一臉心疼:“大王,快要秋成大典了......五年一度的選材。現在朝廷里,文官里以左丞相蘇茂為首。本來軍方還有方知己大將軍中正賢良,但這次方知己大將軍離開京城,多半也是太后逼走的。若是蘇縱再任大將軍,大燕文武,全在后族手里。”
“后族皆來自趙國,趙國表面上瞧著對我大燕友善,但這種舉動,分明是要不以兵戈為手段滅我大燕。大王......上次奴婢提過。大王不能就這么隱忍下去,現在老臣多是太后的人,中堅也是太后的人。大王要想成事,需收納年輕賢才。無論如何,秋成大典大王不能不去。招攬一些青年才俊,慢慢培養著忠誠之心,只待時機到了......”
他的話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為已經無需說的太明白了。
沐長煙苦笑:“談何容易......不過孤是不會放棄的。你說的對,孤可以裝作懶散游玩,去京城里轉轉,提早發現一些可用的青年才俊。”
安承禮道:“大王所謀極是,奴婢這就去安排。來自各地的青年才俊都已經差不多入京了,大王索性把政務都交給太后,她覺得大王荒廢,也能松懈一些。”
沐長煙道:“那好,咱們這就出宮去轉一圈,這里也憋悶的讓人難受。”
安承禮伺候著沐長煙更衣,換了一身尋常衣服,帶著十幾個宮內侍衛離開了天極宮。
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不少鮮衣怒馬的少年在大街上出現,都是從各地趕來參加秋成大典的。秋成大典五年一次,為朝廷招納賢良。對于絕大部分出身寒門的子弟來說,這是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
沐長煙也不騎馬,一路步行走走看看,出宮之后心情倒也好了不少。
城里的驛站已經幾乎全都住滿了,客棧也沒有空置的,到處都能看到那些滿懷希望的年輕人。
“我大燕,人才濟濟。”
沐長煙心情好起來,忍不住有些飄然:“有此盛況,何愁大燕復興。”
正說著,前面來了一隊馬車,一連串三十幾輛,看著極有氣勢。至少數百個身穿黑衣的大漢左右隨行,雖然不言不語,但悍勇之氣沛然而出。
“這是什么來路的人馬?”
沐長煙問了一聲,安承禮立刻派人去打聽。
可人還沒有出去,就看清楚了那些馬車上插著的旗子,上面繡著三個字。
天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