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爺爺”
老爺子的心思是一個大家庭就是勁往一處使,你的就是大家的。
過年一家人都沒在一起過,今天正好人全,老太太讓殺了兩只雞,家里有燉好的魚肉,做幾個菜就搞定。只是家里人多,每個菜幾乎都要上盆裝。
豆腐一定要上,粉條燉肉,過年老爺子醬了兩個豬頭一盆豬爪,鹵了一鍋大腸下水,林林總總,一頓飯吃的很熱鬧。
在大家庭里你根本做不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下午男人都對著白菜較勁,各種蒸煮炒燉炸拌,加上精雕細刻后還是涼拌心最爽口,醋溜白菜最開胃,蒸白菜卷最受安家眾人喜歡。
安然不得不佩服安家的叔伯們,一個涼拌白菜居然將白菜弄出一朵盛開的牡丹花,靈魂的料汁淋在周圍,更顯得牡丹的貴氣出塵。
好的食材要配好的器物,安家這些年已經積攢了很多器具,專有一個儲物間收藏,安然跟著大伯母進去過,里面東西在安然眼里那都是古董。盤碗全是成套的,顏色多種,形狀多種,不同食物用的器物也不同,魚要盛放在魚形盤,雞有雞的器皿,鴨有鴨的器物,冷盤是專門一套形狀規格不同器具,多是平盤,以圓形方形為主,安然不得不佩服此時的陶瓷工藝。
“這里有主家賞賜的,還有幾輩人買的,這可是咱們家的傳家寶”杜氏給閨女解釋,這些一般都在長房這里收著。安家也采取了與主家一樣的家規,除了長房住在老院,其余各家都會在成親后搬出老宅,說是沒分家,與分家無異。
半天出來一堆菜,晚上大家也是在老宅吃的,吃完飯各自回家,不當值的這十幾天便是自己的時間了,想想這樣的日子也不錯。
安然有自己的小房間,杜氏給燒的熱乎乎的,安然拉著杜氏“娘,您可要跟爹說說我要學做菜的事”
“這還用說想學啥讓你爹教就是,估計這幾天你爹他們都要去老宅,你跟著就是,娘也想想。”
“娘,您不是有一個了嗎”
“這還怕多不過這次多虧你幫娘了”杜氏讓閨女趕緊躺下,她還在琢磨起酥的問題,她對酥皮依舊不是很滿意。還有就是回娘家要準備的東西,過年到現在還沒去娘家拜年呢
安然等沒了人給自己調養了一下身體,一夜無話,第二日杜氏沒去老宅,安然跟著安萬里和兩個哥哥過去了。一群人依舊對著豆腐琢磨,這次多了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老爺子用薄薄的豆腐皮做了豆腐包,里面用了高檔的海參蝦仁瑤柱等物,豆腐包被做成一個個小巧的荷包狀,上屜蒸熟,擺在一個長形平盤,淋上芡汁,點綴上一個枸杞,真是色香味形全有了
老爺子一出手,安然立馬可以看出,這群人里還是老爺子的手藝高
根據老爺子的提點,眾人又弄出一堆豆腐菜,真是五花八門什么都有。但也被大家認可了幾個,就如大伯做的鮮蝦釀豆腐,老爹的清蒸豆腐和焦熘豆腐,三叔的豆腐湯,味道都很好,而且造型各異,不是小巧別致就是高端大氣。
“你們也別盯著豆腐了,看看別的,親家給送了不少山藥看看能不能用”老爺子對山藥菜一直很看重,山藥顏色雪白,口感綿軟,適合拔絲和燉煮,就是炒著味道也不錯。孔府發展這么多年早已形成了一個飲食體系,而根據食材又有不同分類,如海參宴、魚翅宴、豆腐宴、鮮蝦宴、魚宴等,主材同一種,卻能做出幾十種不同口味的菜品。
就是普通的山藥也有了十幾種不同吃法,最長見的便是拔絲山藥和清蒸山藥、一品壽桃等。
安家男人又開始了一輪奇思妙想,安然和堂姐堂妹也沒閑著,都幫著打下手,可以說安家男人在精雕細琢上是很擅長的,山藥與山楂糕的完美組合不管是顏色還是口感上都是一流,加上精致的擺放造型,怎么看都是一道非常亮眼的菜品。
這道菜源于府里的一品壽桃,那是府里主家過壽的一道宴品,原料便是山藥和大棗、白糖豬油,及一些可裝飾的青梅青、紅絲、山楂條等。說來這個一品壽桃做起來非常簡單,山藥和大棗蒸熟做泥,大棗泥放壽桃最下面,上面用調了豬油和白糖的山藥泥覆蓋做出壽桃的樣子。再用山楂條在上面擺一個壽字,青紅絲加以點綴,讓壽桃更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