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食材造就出千般滋味,在這里每種原料都可能衍生出無數道菜肴,就如豬肉,記錄在冊的就有七十余種做法,從烤乳豬、八寶肉、秘制金腿,到芙蓉排骨、炒豬耳、紅紗豬尾、金銀肘子、福祿肘子、三鮮肉絲、麻椒肉絲等等,尤其一道干煸肉絲很受歡迎,細細的肉絲腌制入味,用七成熱油炒干水分再與豆干四川豆醬炒,最后搭配上一把蒜黃,那就是下飯的機器。
安然知道自己真是小看了孔家,她要學的太多了,食單上的菜每一道仿佛都有一個故事,在她看來,多么奢華的菜品宴席最終都附上一層歷史的韻味。
安然體會出府菜的真諦來,普通菜要炒出靈魂,簡單菜要做出韻味,陽關三疊、玉帶蝦仁、黃鸝迎春、福祿壽喜、萬壽無疆、白玉無瑕、吉祥如意、御筆蝦仁
名字與菜品相互映襯,先悟菜再學菜,她學的不單單是它的制作,更要學它的內涵,還有宴請的規矩,菜單里的門道,一切的一切都值得她好好學。
乾隆二十二年的新年安然又是在府里度過的,給大神的供奉是等所有人都睡著后拿出來的。她按孔府高檔宴席做了兩桌,誠信跪拜,感謝大神給她機會來古代學習。
而這年的正月乾隆再次南巡,安然就不理解了,這位皇帝怎么就喜歡下江南呢
皇帝南下,派了大學士、戶部尚書蔣溥前來祭告孔子廟。招待這些大臣自有外廚房,內廚房沒覺得緊張,但皇上北歸還來不來
衍圣公還記得去年的事,他不敢造次大意了,派人一路探聽消息,府里該準備還是要準備。
番茄對皇上已經不算新鮮吃食了,那么該用什么來招待圣上呢
安萬里作為灶頭有了不小壓力。杜氏那邊倒好說,有那些奶制糕點呢,拿出一兩樣就能應付過去。
安萬里快愁白了頭發,這次公爺不但要他們弄出一兩個新菜,還要有大菜。
安然過去的時候安萬里支領到了鹿筋、魚唇、魚膠、裙邊,鮑魚、海參、干貝、大蝦。羊肚菌、牛肝菌、雞松茸、鹿茸菇、竹筍、雞樅、花菇、草菇,老母雞。
這是八仙過海鬧羅漢的材料,所謂八仙就是海八鮮和草八仙。羅漢則是用雞肉剁泥做成羅漢錢樣子至于中間,老母雞是用來熬湯加入八仙鍋里燉煮這些食材。
做這道菜費事的地方是要將這些食材處理好草八仙在下海八鮮在上,按八個方位圍著羅漢錢擺放整齊于一個原型瓦罐才能加雞湯小火慢燉。后來材料慢慢簡化成只有八樣食材了,量越來越小,干脆用了蒸。
安萬里見兩個兒子和閨女準備吊湯了,就有了一個大膽想法。
孔府的高湯獨具一格,這是府里不傳的秘密。孔府高湯也被稱為三套湯,是府菜中的特色美味,被稱為湯中之最。主料選用肥碩年老的雞鴨,雞要散養五年以上的老母雞,湯更濃厚醇厚,鴨子用家養多年老鴨,用這種鴨子吊湯比肉鴨更鮮美,
他們的氨基酸超出很多肉類,這正是形成鮮味的核心物質,但并非唯一,加入干貝,湯的鮮味會放大數倍。豬大骨、肘子肉、元寶肉、五花肉、精鹽是成湯的關鍵。豬后腿最嫩的那塊肉,叫元寶肉。豬五花,增加湯里脂肪含量,讓湯更醇厚。最后還有湯的靈魂圣尼山山泉水。器皿選用密封性好,易出湯味的紫砂壺。大火燒開小火慢熬。六個時辰似開非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