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葉洛是他崇拜的學霸呢。
而且看起來每次葉洛都是怒坑他,其實最后他也得到了許多好處。
跟著葉洛四年,喬治也在劍橋大學混得風生水起。
“你就坐在那邊,該吃吃,該喝喝,該玩小姐玩小姐就好啦。”葉洛神秘一笑。
“哦,莪明白了。”
就是當一個吉祥物唄。
喬治點點頭,隨后緊張看他“這次之后,論文的后續”
“放心,我一定寫給你。”葉洛心里早就把那篇論文拆成了十幾份。
“那實在太好了。”喬治心情大好。
福特v8緩緩駛入霞飛坊。
民國時代,其實最具有上海風味的既不是租界的海派風高樓大廈,也不是人流攢動的各大碼頭,而是深藏在里面的老街老巷老洋房。
從梧桐樹拐進老上海的弄堂里,這才是最原汁原味的上海灘風情。
上海灘有許多以“坊”命名的弄堂,并有不少歷史名人住過。
比如鄒韜奮住過的萬宜坊、周璇住過的尚賢坊、何香凝住過的復興坊、陳楚湘的涌泉坊、沈鈞儒住過的桃源坊、傅雷住過的安定坊等。
但是這么多弄堂里,卻只有霞飛坊被后世稱為“一條霞飛坊,半部民國史”。
霞飛坊在1924年由比利時教會普愛堂投資建造,占地17公頃,共有3層磚木結構房屋199幢。
建筑風格采用仿法國式住宅,將30個單元拼接在一起。
這里的租金可以睥睨整個法租界,一棟樓房起步月租200塊大洋,還不包含其他任何費用。
一名大學正教授的月薪水還不夠覆蓋這里的房租。
曾經有眾多軍政要員、商賈巨富、以及文化文藝界的名人在霞飛坊居住,譬如巴金、徐悲鴻、周建人、竺可楨、許廣平。
當然,就算是在這里,葉洛的福特v8也極度亮眼,在汽車轟鳴聲中,好幾棟洋房的二樓窗戶紛紛打開,不少人探頭看來,被這輛豪車所吸引。
看到車上坐著兩名帥氣的年輕人,還是一華一洋,這樣的奇異組合也很招人眼球。
打開窗戶的人中,有好多不能細說的熟面孔,葉洛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隨后把車停在了自己的房子前
霞飛路32號。
等等,這門牌號,總感覺有點眼熟,但又想不起來了。
葉洛沒糾結這個,和喬治跳下車,直接去看自己的“新房子”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