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霞飛路,羅威飯店。
葉洛和寧波商業同鄉會理事長董瑞昌的飯局就約在這里。
這家遠近聞名,被不少居住在霞飛路的各界名流所中意的西餐廳是意大利人路易羅威所開。
路易羅威也是公董局的一名董事,但不像沙遜家族和嘉道理家族那樣喜歡和華人打交道,他從骨子里就挺討厭華人。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進入法租界,路易羅威還因為是猶太人,所以被日寇關進集中營。
50年代初,外國人相繼離華,路易羅威就以2000元的低價將西餐館盤給了劉瑞甫。
由于西餐館的門面外墻是紅色的,所以上海人都習慣把這家西餐廳叫作“紅房子”,因此到1956年公私合營重新注冊登記時,就正式定名為“紅房子西菜館”。
“董理事長,這家店的海派老三樣可是不得不吃的美食,還有一道招牌菜,法國的國菜烙蝸牛,可惜阿拉上海人吃不慣蝸牛,好像被改成了烙蛤蜊。”
葉洛伸手喊了服務員,隨后點了好幾道名菜,隨后笑看董瑞昌。
董瑞昌手足無措,明明是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卻在面對才二十二歲的葉洛時顯得格外局促。
他怎么都沒想到連同鄉會會長,法租界各種華人大亨都約不出來的二少爺,竟然會主動約自己吃飯。
清朝末年,董瑞昌隨父舉家遷居上海閘北,以制衣為業。
之后他先在縣城區開辦了幾家印刷所,后又在南市大東門開設源森玻璃五金店,前幾年搬家至法租界,在會長的照拂下站穩腳跟,算法租界寧波籍華商里頗有聲望和能耐的一個。
但他的這點財力和名氣與葉洛相比,仿佛星星和日月爭輝,完全無法相提并論。
“二少爺很懂法國菜呀。”董瑞昌尷尬一笑。
“一般一般,湊合吃吃。對了,浩云怎么還沒到”葉洛不僅約了董瑞昌,還約了他的二兒子董浩云。
實際上,今年才十七歲的董浩云才是他此行的目標。
董瑞昌連忙看手表,剛想解釋,卻聽到門口傳來少年憨厚卻有力的喊聲“爸,洛哥抱歉,我遲到了”
董浩云大汗淋漓,還穿著一身破布短衫,和西餐廳的小資情調格格不入。
吃飯的其他客人紛紛側目,議論不休,但見到這桌還有一個重量級客人葉洛時,心頭的那點不滿頓時煙消云散。
“不晚,菜也剛上,炸豬排、羅宋湯和土豆色拉,這海派老三樣你在船上可吃不著,多吃點吧。”葉洛笑著讓女服務生給董浩云送來一塊熱毛巾,“打算什么時候動身去天津”
“十月初唄,我還想著等洛哥你的黑貓舞廳開業后去捧捧場呢。”董浩云靦腆一笑。
見兒子和葉洛如此熟悉,董瑞昌愈發迷惑,看了看他們倆問道“二少爺,你和浩云”
“爸,去年我不是和你說過嘛,在日本培訓班學習時,我和日寇起了沖突,差點被開除,多虧一位學長出面,才把事情擺平了。”董浩云看向葉洛,嘿嘿一笑,“那位學長就是洛哥。”
“哎呀”董瑞昌喜出望外,原來他心心念念的貴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你怎么不早和我說”
“不怪浩云,那會兒我不太想讓很多人知道我在東京。”葉洛笑了笑。
去年他在帝國大學當助教時,恰好聽華人同鄉說了熱血青年董浩云的事情,便出面擺平了紛爭,保住了他在日商國際運輸株式會社培訓班學習的資格。
后來一番調查,證實了這個小年輕便是1956年中東戰爭爆發后崛起的世界第一船王。
這可不是葉洛吹捧出來的船王稱號,而是國際公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