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茲的唱腔之所以獨特,除了音色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那種非科班的美學。
她確實是上過音樂學校的科班出身,但卻在出道后盡量做減法,著重突出了聲音特質而逐步放棄了科學的發聲方法。
這在唱現場的時候是比較討喜的。
但是吧,有利就有弊——缺點就是一緊張就容易犯錯。
……………………………………
《奧組委犯錯倘若張一謀再現奧運八分鐘,責任在誰》
《張一謀走馬上任08奧運總導演,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周易去年專輯當中的歌曲千里之外原來是送給臺灣歌迷的……》
《周易金曲生涯大盤點,歷史第一無可爭議》
《25歲對應25座獎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
2006年6月12日,星期一。
在兩岸三地持續發酵的新聞除了張一謀繼罵聲一片的雅典奧運八分鐘后再次獲得執導08奧運以外,就屬周易這讓人意外卻又不讓人驚訝的獎杯全滿貫記錄了。
在還有幾個月就擺脫25周歲的當口,周易的金曲獎生涯也定格在了25座獎杯的記錄上——
從12屆開始,到第16屆為止,個人+團隊一共獲得了17座獎杯;
本屆第17屆,七座個人獎杯+一座團隊獎杯。
17+8=25。
出道七年,參加六屆金曲獎,一共斬獲了25座金曲獎獎杯,無論是提名次數還是獲獎次數都冠絕群雄——
不夸張的說,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者。
“很遺憾像阿易這樣的天才會因為非音樂因素被禁止登臺,他甚至連與自己的歌迷朋友告別都無法舉辦一個線下專場,只能借助金曲獎的舞臺。”
作為華納掌舵人,周建輝在接受采訪時被問到了相關話題,語氣中滿是遺憾:“內地的歌迷還能夠見到他,但臺灣的歌迷呢內地的其他優秀歌手連金曲獎都不被允許報名,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索尼的陳擇杉也來幫幫場子:“很遺憾親眼看到阿易退出金曲獎,我覺得我們需要改變……”
ei的姚千:“周易是華語樂壇的瑰寶,不應該成為犧牲品。再這么下去,損害的是金曲獎乃至于整個臺灣樂壇的聲譽……”
這一次,御三家倒是整齊劃一的站在了一起——
雖然知道沒什么用,但也算是收攏人心,畢竟每家手底下或多或少都簽了內地歌手。
“周易去年專輯《雅俗共賞》當中有一首叫做《千里之外》的歌曲,此時此刻倒是意外的應景。臺灣歌迷們與他之間的關系,恰似歌詞當中相愛卻再難相見的愛人……”
《千里之外》本來就還持續在排行榜上霸榜,在經由媒體一解讀,赫然在發行超半年后再度沖進了前五,大有重回冠軍寶座的架勢。
15號,報名為周易送別的隊伍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壯大——
“周易不能專門展開粉絲見面會與我們道別,那就讓我們這群粉絲去找他。”
機場外,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周易粉絲,拉著橫幅的廖宇濤在面對媒體采訪時語氣異常激動:“我們想要讓他知道,無論發生了什么,我們永遠都站在他的身邊,支持他,喜歡他……”
“音樂純粹!愛易絕對!”
“音樂純粹!愛易絕對!”
“音樂純粹!愛易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