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是更早的透光古銅鏡沒有被發現。
要么就是考古信息有誤。
“怎么”
“有問題嗎”
見楊辰一臉疑惑的樣子,和尚問道。
楊辰搖了搖頭,示意他繼續。
和尚點點頭,繼續道“這種銅鏡,從科學上來說,體現了光學和力學的原理,只需要光源照在鏡面,就能穿透銅鏡,把鏡背的銘文繪飾投射在墻壁之上。”
“其中的原理,據專家研究后解釋,認為這種銅鏡在鑄造過程中,鏡背的花紋圖案凹凸處由于厚薄不同,經凝固收縮而產生鑄造應力。
“鑄造后經研磨又產生壓應力。”
“因而形成物理性質上的彈性形變。”
“當研磨到一定程度時,這種彈性形變迭加地發生作用而使鏡面與鏡背花紋之間產生相應的曲率,從而導致出現這種透光效果。”
說到這里,和尚卻是一副嘲笑的樣子。
“專家是這樣說。”
“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人能用專家所謂的原理技術,復刻出一塊真正的透光銅鏡。”
“這些年,透光銅鏡出土了好幾塊。”
“徐州東洞山漢墓出土了一塊,該銅鏡銘文為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樂未央,千秋萬世勿相忘,時來何傷,宜王。”
“魔都歷史博物館藏也有兩面西漢時期的透光鏡。”
“鏡背都鑄有文字和圖樣,一面銘文為“內清質以昭明”,另一面銘文為“見日之光,天下大明。”
“因為制作透光銅鏡的技術已經失傳。”
“且存世極少。”
“所以這種透光銅鏡的價值非常高。”
說到這里,和尚把自己那塊銅鏡拿了出來“據說,這種透光銅鏡,是一種法器。”
“儒釋道都可以用。”
“功能嘛千變萬化,因人而異,反正就是很神奇那種。”
“至于我這塊,自然是假的了。”
“科技產品”
“用來撐場子的。”
和尚也不藏著掖著了,打開天窗說亮話“我不是和尚,或者說不是那種真正意義的上的和尚。”
“你可以把我當成一個跑江湖的術士。”
聽他說完。
楊辰擺了擺手。
和尚也好,江湖術士也罷,他并不在意。
他唯一在乎的,就是那塊古銅鏡。
“那你知不知道,其實戰國時期,就有這種透光銅鏡”
楊辰點上一根煙,問道。
“戰國時期”
和尚搖了搖頭“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好意思,我也不太確定,不過我有個朋友,對透光銅鏡很癡迷。”
“也有很深的研究。”
“如果你有誠意的話,我可以介紹給你認識。”
楊辰撇了撇嘴。
“你就直接說多少錢吧。”
和尚伸出兩根手指頭“兩萬”
楊辰也伸出兩根手指“兩千行就不行,不行拉倒。”
這一次和尚的反應很迅速。
“成交”
“轉賬”
楊辰轉完錢之后,和尚這才撕下一張白紙,寫下一個地址,姓名,和聯系電話,交給他。
看完這個地址和姓名,楊辰不禁啞然失笑。
原來這個人不是別人。
正是珍寶齋的老板張文予。
沒錯。
就是楊辰第一次到天心閣撿漏,撿到一本連環畫賣給了他。
之后楊辰又找了他幾回。
加了微信。
也有聯系電話。
算得上是個老熟人了。
沒想到,和尚口中的朋友,竟然是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