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財富的增加,金錢在他的眼里,不過是一串幾乎難以統計數字罷了,因為他的財富,每天都在增加中。
除了香江的蘇氏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置地集團等等這些企業之外,他在海外的資產,也多得恐怖。
東瀛、漂亮國、歐洲、南洋等地,都有著大量的分公司,每天為他創造著財富。
錢,對他而言,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通過視察災區,他發現除了許多民房被沖毀之外,許多學校,也同樣被沖毀了。
學校被沖毀的結果,自然就是孩子們沒有地方上學了。
這一天,蘇城在一個鎮上的郊區中,坐著一輛普通的吉普車,視察著這附近的一個村子。
“蘇先生,這里原來是一個學校的,但是受到臺風的影響,屋頂直接被吹翻了,有些墻體也都塌了,如今已經成為危樓了。”政府派給他的工作人員,指著一片狼藉不堪的危房,苦笑著說道。
蘇城點了點頭,走下車去,走進去看。
里面殘破的樓房中,蘇城還看到了已經斷成多截的黑板。
那些桌子木凳,早已經被砸壞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有兩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來到了他的附近,看著眼前這些破敗的建筑,默不作聲。
“小朋友,你們是這里的學生嗎?”蘇城好奇地問道。
“嗯,我們過了暑假就上三年級了,可現在這樣子,叔叔,你說我們是不是沒地方讀書了。”一個略微高點的小男孩,抬頭向旁邊這位陌生叔叔問道。
“不會的,你們肯定有書讀,說不定,你們的新教室,會更敞亮,更安全,不會因為臺風的原因,就被吹倒。”蘇城看著眼前的破敗教室,又看了看兩位小學生,笑著說道。
此前,五億港元的物資都舍得捐。
既然如此,何不把他們的學校都重建了。
捐這些學校,花的資金對他而言,也不是很多。
為此,蘇城決定,在災區各地為他們興建新的學校。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當地政府。
畢竟,這種事情,是需要當地去配合的。
否則,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無法實現!
只有當地政府配合,他才能順利地實行自己的決定。
“蘇先生,您的高風亮節,我代表大家向您表達深深的謝意,同時,我們有個提議,希望學校能以您的名字命名,比如蘇城小學、蘇城初中,我們認為這非常合適!”
得知這一大善之事后,當地政府對蘇城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闡述了他們的想法。
起初,蘇城并沒有這樣的打算,對于學校的命名,他并不特別在意,反正捐贈之后,名聲也是有的,沒必要計較名字。
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意識到,既然自己已經決定捐贈,那么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學校,實際上也是他對學校建筑質量的一種承諾。
他想到,如果工程出現質量問題,豈不是會辜負了學生和家長的期望,甚至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
因此,最終他欣然接受了這一提議。
根據統計,此次的災區,損壞的小學足足高達128間,而初中也有26間。
建這些學校,在這個年代,所花的建筑成本其實不算很多,而人工可以說算是占大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