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諸葛的攻心之計,荀彧與諸葛
尚書令府。
荀彧落筆成行,批閱決策著一大堆的公務文件
丞相興兵南征的計劃已定,他依舊作為后方統帥,鎮守許昌,策應丞相的軍事行動。
“報”
“劉曄軍師到了”
府上人身在門外,輕聲說道。
“快讓他進來”
荀彧抬起頭來,放下手里的毛筆,站起身子扶著桌案定了定神,這才邁步往門口走去。
“荀令君,夤夜招我前來,必有大事吩咐”
劉曄快步而入,神色凝重。
“子揚,請坐。我找你來,有一件大事想要托付給你”
荀彧令左右上茶,一邊牽著劉曄的手,往里就走。
“荀令君,您請坐。我站著便好焉敢就坐”
劉曄看著桌面上堆積如山的文件,再看看荀彧斑白的發髻,明明只有四旬,卻操勞過度,嘆息了一聲說道。
論官階,論年齡,論資歷,劉曄都無法與荀彧相提并論,因此說不敢與荀彧平起平坐,也并非謙虛之言。
天下皆知,曹丞相手下,謀士如云。但歸根其類,只有謀士荀彧,和其他謀士
“子揚,丞相方針已定,不日即將興兵五十六萬,征伐荊州,荊州若下,必將引得勝之兵,再戰江東,一統天下”
荀彧也不勉強,回到書案之前坐下,從文件里取出一張紙,看著說道。
“丞相為天下計,終于出手了我當鞠躬盡瘁,為丞相分憂”
劉曄神情激動,保全望著丞相府的方向遙遙行禮,高聲說道。
“然則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五十六萬大軍,一個月的用度,便是六百萬石。一旦戰事開始,若糧草不繼,軍心大亂,不戰自敗”
荀彧眉頭緊皺,面現憂郁之色。
“如今許昌的府庫之中,存糧寥寥,只能支應三兩個月而已,捉襟見肘”
劉曄點了點頭“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荀令君未雨綢繆,思慮周全,考慮長遠,令劉曄佩服無地。”
荀彧放下手里的紙張,從桌上拿過一只茶碗,緩緩的倒了一碗清茶,端起來遞給劉曄。
劉曄急忙往前走了兩步,弓腰雙手接住,輕輕喝了一口。
“我和丞相商議,想令你往北方幽涼并冀四州,籌措糧草一千萬石,以資軍用。不知伱意下如何”
荀彧回到桌案前坐下,抬頭看著劉曄,語態舒緩的問道。
不論多么嚴重或者緊急的事情,在荀彧的口里,從來都是有條不紊,從容鎮定,使得與他交流的人,也能有一顆鎮定從容的心。
“冀州乃是九州之首,天下富足之地,且在袁紹手里經營多年,并未遭受多么嚴重的戰亂之苦。”
劉曄沉吟片刻,抬頭說道“北方四州,一千萬石糧草。我必在三月之內,籌措完畢,隨時聽候荀令君和丞相的調派”
看到劉曄胸有成竹的樣子,荀彧長長吐出口氣,如釋重負“有子揚你如此保證,我心可以安定了”
“荀公,這場戰爭的規模和未戰之前的威壓,令我想起了昔日的官渡之戰”
劉曄神情緊張,面色嚴峻的低聲說道。
雖然還沒有興兵,但只這戰前的醞釀階段,莫大的壓迫感已經令他喘息不過來了。
“這一場戰,比之官渡之戰,恐怕還要艱苦艱難的多”
荀彧佝僂著身子,放下手里的茶碗,緩緩的站了起來,背著手走到窗前,撥開了窗欞。
一陣冷風吹入,令劉曄忍不住打了個寒戰。
“昔日攻打袁紹,官渡一戰既決勝負,也決生死。但袁紹勢力雖大,人心渙散,三個兒子各懷機心。丞相有十勝,袁紹有十敗,未戰之前,我已能料定結局了”
荀彧看著窗外,不知不覺間,已經是深夜。
月色如水,冷風習習,吹著窗口一處樹枝,發出嗚嗚如哭泣一般的聲音,令人不寒而栗。
“那荊州之戰呢荀公又如何說”
劉曄心里一陣緊張,忍不住又往前走了兩步,來到了荀彧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