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心底暗自搖頭。
不是他不信諸葛明。
相反,他對諸葛明可謂是言聽計從。
諸葛明讓往東,他絕對不會往西。
諸葛明指著前面的火坑說,往里跳。
他也會毫不猶豫率領將士們往里跳。
這就是劉備對諸葛明的絕對信任。
這份信任,甚至都超過了對他自己。
可是,面對諸葛明夸贊其弟臥龍十倍之才。
劉備還是忍不住多了幾分懷疑,感覺里面有著極多夸大成分。
細想一路走來,諸葛明的每一步棋,都走的無比完美。
無論是以少勝多戰曹操,讓曹操元氣大傷。
再是絕處逢生挽大廈將傾,將自己從絕境拉起。
到占據荊州,平復氏族,挽回人心,上下一齊。
計破曹操,讓其君臣離心離德,無法南下,解內憂外患,多了幾分喘息機會。
又破蔡瑁張允,徹底虎踞荊州,擁兵數十萬。
現在又讓諸葛亮去聯盟江東,書信離間西涼馬超,讓其給曹操帶去麻煩。
再到定戰場與赤壁,給曹操失去天然地利。
任何一步,都足以震驚當世。
甚至冠絕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若不按照他的計策,稍有差池都會萬劫不復。
劉備自認,這世間絕無第二人,能將這一切做得更好。
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居然說諸葛亮的才能勝他十倍
那諸葛亮又能妖孽到什么地步
說實話,劉備心里其實是不信的。
諸葛臥龍,或許的確有才華。
可沒有親眼見證,劉備心里無論如何,也不會覺得比諸葛明要強。
畢竟這一路走來,能到今天這一步。
全部都是諸葛明一己之力的功勞。
甚至自己除了一個主公的位置之外,沒有其他功勞在里面。
將士們也都對諸葛明恭敬有加。
這種情況下,劉備是打死都不相信,諸葛明能弱于臥龍。
但無論如何。
既然軍師都夸贊諸葛亮了,那么他絕對是有真材實料的。
諸葛一族兩大最絕頂的妖孽在自己麾下。
又何愁大業難成
劉備心里的緊張散去,嘴角不由勾起笑意。
仿佛已經看見了未來美好的藍圖,正在離自己越來越近。
大江之上,一葉扁舟,送諸葛入柴桑。
諸葛亮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布袍束帶,腳踏青鞋,徑直往吳候宮而來。
“二弟竟然是你”
剛到宮門前不遠之處,只聽一人在遠處高呼,一邊往這邊走來。
“大哥,小弟諸葛亮拜見兄長”
諸葛亮循聲望去,一人剛從吳候宮里步行而出,衣飾華貴,腰間系著環佩,意氣奮發,正是大哥諸葛瑾
諸葛亮急忙上前,躬身行禮。
“兄弟即來江東,如何不先知會為兄一聲,也好派人去接。你我數月不曾相見,我也想你啊”
諸葛瑾大感意外,沒想到一直隱居不出,蟄居南郡的諸葛臥龍,竟突然來到了江東
“亮來江東,是奉公行事。雖思念大哥,卻是私事,亮不敢因私廢公,等拜訪過吳候之后,在找大哥敘舊。”
諸葛亮躬身再次行禮,緩緩說道。
“孔明,你蟄居多年,并無職責在身,何來公務若是想要投順我主,謀個前程,則我親自引薦,反而順利的多,強過你毛遂自薦。”
諸葛瑾怫然不悅,以為自己的兄弟也太過心胸狹窄,荊州覆滅,為劉備所占。他站不住腳,想要投靠在江東,卻不想讓我立此薦賢之功
“我如今已在劉皇叔的軍師府中任職,今來江東,也是受皇叔所遣,軍師差派,亮不敢因私廢公”
“既然兄長在此,煩請引我入宮,拜會你家主公。”
諸葛亮正色說道,絲毫沒有了剛剛敘舊之時的溫馨。
“什么”
“你做了劉備的幕僚,還不是軍師,尚需遵守軍師的差派兄弟,你可是臥龍啊”
諸葛瑾震驚不小,沒想到他諸葛家最負盛名的諸葛臥龍,竟然甘愿做了劉備手下的幕賓
“我先引你去見我家主公,等公事了結,你我在促膝長談。”
諸葛瑾震驚之余,看到諸葛亮沉穩如山,面色不變,也急忙收攝心神,步行在前,引領孔明入宮。
“主公,舍弟諸葛孔明,特來拜望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