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公子,荊州都已不再藏拙,臥龍都已出山,你猶然在此虛度時光”
一個深沉的聲音從外門傳來,字字如鐵,震懾人的靈魂。
“退下,都給我退下”
曹丕聽到這個聲音,還沒看到人進來,已經站了起來,連忙揮舞著衣袖,指揮樂師、舞娘以及雜役侍奉之人等盡數離開。
“仲達,早啊”
曹丕尷尬的左右環顧,現場只留下凌亂的腳印和幾處未及撤離的樂器,自覺有種掩耳盜鈴的感覺。
“丕公子,天賜良機,若不把握,后悔不及啊”
司馬懿鷹一般的眼睛凝視著曹丕,輕輕嘆了口氣,低聲說道。
“仲達,適才聽你說什么聞德不藏拙,臥龍也出山,到底是何道理臥龍不是早就出山,輔佐劉備了嗎數月之前,大敗曹仁叔叔于新野,豈非就是臥龍的杰作”
曹丕自從曹沖事件之后,韜光養晦,不敢過分張揚,因此消息不算靈通,比不得司馬懿,身在朝野,廣為結交,無所不知。
司馬懿連連搖頭“昔日敗曹仁將軍者,非是臥龍,而是臥龍之兄長,諸葛聞德如今臥龍出山,共同輔佐劉備。”
“我聽聞世有傳言,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可安天下難道這諸葛聞德,也有臥龍鳳雛之才”
曹丕失驚問道。他只聞臥龍之名,卻還是第一次聽說諸葛聞德的名諱。
司馬懿忽然眉頭緊皺,沉吟說道“昔日程昱曾言,諸葛臥龍之才,勝他十倍。但以我觀之,諸葛聞德之才,又要十倍于諸葛臥龍”
“世人皆傳諸葛三杰,多有匡扶社稷之才,卻不知諸葛三杰,有其二出自諸葛聞德的教導此人藏拙隱晦,但金鱗豈是池中物今日飛天化龍,天下風云隨之而起,變幻莫測”
曹丕面現緊張之色,四顧無人,走到司馬懿面前,深施一禮
“風云變幻,方能英雄得勢仲達此來,必有以教我”
司馬懿拈須,瞇縫雙眼,緩緩移動了兩步,挨著桌椅坐下。
曹丕急忙上前,倒了一杯香茶,遞了過去。
司馬懿接過,卻并不喝,抱在手里,低聲說道“如今丞相帶兵遠出,丕公子何不前往荀令君的府上,請荀令君委以重任昨日我聽聞,丞相在宛城,截獲了劉備一封書信,邀約益州劉璋,派精兵悍將,偷襲許昌公子可毛遂自薦,負責許昌的防衛安保之事”
曹丕睜大了雙眼,盯著司馬懿,顫聲問道“此話當真我聽說劉璋雖然暗弱,可手下張任、嚴顏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智謀過人,若真的犯我許昌,我恐怕非他敵手若是許昌在我的手里陷落,豈不是令我家族蒙羞,父親他日回朝,也饒不了我”
曹丕畏懼父親的威嚴,心有余悸的說道。
“丞相南征,若大事可成,則天下之民,早晚歸于丞相公子若不趁此良機,經營許昌,籠絡人心,要是被人搶先一步,奪了良機。你縱然后悔,也無法可救了”
“至于益州劉璋,天下皆知其暗弱,何況北面漢中張魯,對他虎視眈眈,我料他絕對不敢發重兵襲擊許昌。難道他就不怕被張魯端了他的成都”
“也正因如此,丕公子可大義凜然,盡管將許昌的防務包攬下來,他日丞相回來,絕對是大功一件”
司馬懿心機最深,思謀良久,卻只在曹丕面前吐露一二。
“好明日我就去找荀令君,爭取此任。諸事還請仲達多多指點。他日若有大成之日,忘不了仲達的提點指教之恩”
于此同時。
三子曹植的府邸上,卻又是另一份情懷。
曹植與曹丕大不相同,曹植既不喜歡脂粉佳人,也不喜歡舞蹈弄棒。他最大的愛好,便是詩詞歌賦,品茶賞酒。
許昌的官宦、氏族,與他并無多少的交集,反而是那些恃才放曠的才子,逆于流俗的孤傲之人,和他多有交流,引為知己。
這些人中,自然不乏飽學之士,但更多的是濫竽充數,混口飯吃而已。
想那些出身貧寒之家,卻又不想下力做活,天天自覺才比管、樂,抱怨世無伯樂,埋沒人才的狂人,若不攀附一個巨富之家,恐怕就要餓死街頭了。
而曹植,正是他們尋找的對象
此刻的后花園里,熱鬧非凡,曹植匯集許昌遠近的文豪高手,乘春詩會,群賢畢集,聲勢浩大。
正在此時,忽然一人從外大步流星的進來,正是主簿楊修,附在曹植耳邊低聲耳語了幾句。
“這不好吧詩興正濃”
曹植眉頭一皺,低聲說道。
“三公子,如何不分輕重緩急了”
楊修怒聲而起,也不管曹植,站上高臺,高聲喝到“諸位宮中失了重寶,許昌戒嚴,午時正當,便有御林軍前來搜府去疑若諸公不想被牽連在內,可等詩會結束,自行離開。”
“這不是已經巳時三刻了”
“就是恐怕此時御林軍,已經在來府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