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諸葛明將折扇背負在身后,忽然高聲吟誦起來,聲音凄楚悲涼,令人聽之動容。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原來軍師并非癡迷于功績,卻已經清晰看透了功名偉業的背后,是無盡的殺戮和死亡
甚至在他的心中,已經厭倦了戰爭,期盼著和平
“軍師”
“兄長”
諸葛亮和馬良面面相覷,各有愧色,看著仰然而立的諸葛明,一時語塞,不知說什么才好。
“我只是悲痛,不論是北方的將士還是荊州南蠻的將士”
“我不喜歡殺戮,不喜歡戰爭。只是多數時候,只能以戰止戰”
諸葛明的話里,帶著幾許的無奈和悲涼。
諸葛亮和馬良恍然大悟
原來軍師的心里,一直掛懷百姓,垂念眾生。
樊城一戰,所以不會并立火拼,也是希望能盡少的縮減傷亡。
這一戰,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許昌,皇宮里。
此刻的獻帝劉協,每日只顧著釣魚嬉鬧,天天與伏皇后以及宮內的宮娥們打在一起,一副參透生死,躺平享樂的樣子。
但私下之中,卻是度日如年,如坐針氈
大漢國祚,生死攸關,若能趁此機會,擺脫曹操的控制,然后號令天下有識之士,齊聚勤王,則大漢可興,漢室可隆了
又是一天清晨。
劉協用過早飯,與伏皇后安坐在內宮,按照事先的約定,今天該是國丈伏完入宮的時候了。
宮廷封閉,內外不通,全賴伏完每逢一、六,以拜望女兒伏皇后為名,入宮覲見,通透消息。
今天正好是十一日。
果然,不多時,伏完手里提著一只食盒,匆匆而來,在步入內宮的那一刻,臉上終于壓抑不住露出了一絲喜色。
“國丈,外面現在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