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曹營使者游說順降之機,如此如此
“兄長,亮有一事不明。”
“南蠻王的藤甲兵,象陣營,利在出奇。若奇謀被破,命門懸于敵手,恐怕便發揮不出效力了。”
諸葛亮緩緩的將信紙折疊工整,放入信封之中,皺著眉頭說道。
諸葛明并未言語,示意孔明繼續說下去。
“南蠻王千里迢迢,不辭辛苦,前來馳援。為何兄長不令其建功立業,反而將南蠻兵的命脈透漏給了曹操這既不利于我荊州取勝,于孟獲身上,也是不公啊”
“若南蠻兵因此而遭受損失,我心何安”
馬良也點頭,深表對孔明看法的支持。
“南蠻王出戰告捷,一戰滅其十萬精銳,如此戰力,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乘勝追擊,將曹操趕出荊州,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為何軍師不思進取,反而自廢武功,將南蠻王的精要,透露給曹操的使者”
“若曹操得知了這個秘密,大舉進犯,不但守不住樊城,還會把孟獲的兵馬坑陷在樊城。”
諸葛明等兩人說完之后,忽然轉頭看著二人“你們可知,曹操所差游說孟獲投降倒戈的使者,當是何人”
諸葛亮搖了搖頭,他思緒敏捷,知道的事,立刻便知,不知道的事,縱然是苦思三日夜,還是不知道。
馬良略一遲鈍,試著說道“我在荊州的時候,曾記得有一人名蔣干者,昔日在江東效力孫權,曾為使者攜重禮入南蠻,拜訪孟獲,作結好之意。此人還是周瑜的同窗,歸來之后,因嫉妒周瑜的高官,憎恨孫權處事不公,反出江東,投入了曹操的帳下,但多年來不得重用,只做了一名幕賓。”
“莫非是此人不成”
諸葛明點了點頭“以季常之見,蔣干此人如何”
馬良語態堅定的說道“此人極為自負,行事飄浮,雖有才學,但言過其實。”
諸葛明哈哈大笑,輕搖折扇,伸手將頭頂的樹枝上一枚槐樹葉摘在掌中,淡淡說道“我雖假借孟獲之手,將南蠻三軍的機密透漏給了蔣干。但依蔣干的自負聰明,絕不會照實轉告給曹操”
“所以曹操所聽到的秘密,已經不是個秘密了”
馬良面色一變,躬身下拜“軍師知人知彼,謀定無常,天地難測。屬下拜服”
諸葛亮似有所悟,緩緩的點了點頭“曹賊多疑。不管信息是否屬實。兄長的這一條計,恐怕都會令他暫時不敢輕易進攻了”
諸葛明站起身來“曹操不日便會退兵宛城。”
“然而軍師為何不能趁此良機,讓孟獲主動出擊,擴大戰果呢”
“天賜良機,兄長卻忽然裹足不前。豈不浪費了孟獲的二十萬南蠻鐵騎的鋒銳”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時出戰,士氣正盛,想不打勝仗都難啊”
諸葛亮和馬良雖然明白了諸葛明的計謀,卻不知道為何要如此行計。
諸葛明嘆息了一聲,并未直接回答他們,而是緩步而行,往前走了幾步,抬頭望著浩瀚蔚藍的天空。
一陣風起,吹動他布衣飄帶,佇立在風中的諸葛明,忽然令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孤獨和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