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胸禮的歷史非常久遠,發源于突厥語系的遠古時期,并世代延續于北方民族,從立國開始,明軍之中就一直有數量不少的北方民族士兵元朝滅亡后,許多元軍也被編入明軍,更母論以其它途徑效力的蒙、滿士兵了,因此撫胸禮便一直流傳下來。
如今條例規定的撫胸禮與古典時代的撫胸禮有所不同要求右手平舉、五指并攏、掌心向內按于胸口,使用場合與抱拳禮相彷,區別在于撫胸禮更加表示尊敬。
周長風前來衛戍指揮使司的目的是登記并請假,實際上他可以去混三旅駐地的留守處辦這事,不過駐地在城西,太遠了,于是他干脆選擇就近來了這兒。
在鄭重交出那裝著十幾個敢死隊員身份牌的小袋子以后,周長風又被要求詳細敘述整場戰斗的經過。
于是在等待了一盞茶的工夫后,他被帶到了一間小會客廳,先后陸續進來了兩名中校、一名上校、一名準將,還有兩名女速記員。
德馬吉之戰是邊境戰爭的關鍵,被重視倒也是理所應當的。
“見過各位長官。”周長風起身行禮道。
為首的準將看著不茍言笑,很是嚴肅,他“嗯”了一聲,說道“戰報我們已經看過了,可具體細節也不宜放過,你盡量詳盡和客觀的回答。”
“是,我清楚。”坐得筆挺的周長風先講了一下怒江鋼纜吊橋的小戰斗,然后從己方抵達羚芝臨危受命開始,分階段詳細講述了整場戰斗的具體經過。
期間,兩名女速記員在一旁噼里啪啦的敲著鍵盤,打字機在她倆的手中如同鋼琴一般。
少頃,國字臉的上校率先問道“你對英印軍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自傲、散漫,輕視我軍,但是反應速度很快,在遇到教訓后能迅速調整部署。戰術上,步兵戰術比較死板,戰斗意志一般,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周長風如是答復道。
“那么,炮兵呢”
“不考慮傲慢的話,單論素質很不錯,開設通信網的速度非常快,與前線部隊協調效率很高,較靈活,不太依賴預訂的炮擊計劃。”
隨即,另一位戴著方框眼鏡的中校也發問了,“我是大都督府參謀處的,負責戰車部隊的理論研究,請問,這些是你部所遭遇的敵軍戰車吧”
他遞過來四張照片,正是a9型巡洋坦克和卡登洛尹德kv超輕型坦克。
聽聞是負責裝甲部隊理論研究的,周長風不敢懈怠,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很可能會在大明未來的裝甲部隊建設中起作用。
如今世界各國的裝甲部隊建設仍處于摸索階段,有人認為坦克應該又重又慢、分散配屬步兵推進,有人認為坦克應該輕便靈活、集中運用突破防線,還有人認為坦克應該和騎兵相配合,如此種種。
由于缺乏實戰經驗,大家只能通過理論推測和演習來摸索,而今每一場實戰的經驗都是彌足珍貴的,德馬吉之戰也不例外。
試著求一波推薦票,不知道對新書榜排名有沒有作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