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國傳統的封駁之權和封還執奏之權也得到了沿用,前者由六科給事中掌握、后者由內閣首輔丞相掌握。
「凡制敕有不便于時者,須封奏之;刑獄有未合于理者,須駁正之。」二者并稱,即為封駁。
此刻在文華殿東次間的一個議事廳中,幾名閣臣正在進行日常的交流討論。
“目前來看,英國人抱怨歸抱怨,實質上的手段卻是不敢動的。”
“如今的苗頭還是很好的,不過也可能是時日太短,各方態度尚不明確,再過些日子吧。最遲國聯大會時也該明確了。”
華蓋殿大學士、財相李光遠一邊翻著冊子一邊漫不經心地說“的確,此事是急不來的,依去年的構想所述,不妨在出口物資上做做文章。”
“只局限于戰略物資吧,這樣指向性更明晰。”文華殿大學士、外相余慎華抿了一口茶水,“現在世界局勢又不安穩起來了哦,佛郎機那片地方鬧騰起來了,看這架勢沒個兩、三年平息不下來。”
李光遠只揪住了他的后半句話,說道“前些天你們說不摻和為佳,悶頭賣東西便是,現今看來英法兩國也是那般想的。”
話題一下子調轉到了尹比利亞半島。
“大抵又是所謂的不干涉政策,冷眼相看西班牙內斗。”
“那也說不準,假使德國人親自下場了呢英法必然坐不住啊。”
如果德社幫助共和軍奪取了最終勝利,那法國就會面臨東西兩面包夾芝士,法國人自然不敢冒這個險,而這也有違英國“均勢外交”的國策。
忽然,余慎華轉頭看向了身旁的國防大臣,開口問道“軍部覺著有必要派人去參觀一二么”
后者看著溫文爾雅,乍看之下完全是學者模樣。
正在翻閱文件的林羲微微頷首,隨口回道“自然得去,一步有利無害的閑棋嘛。”
話題稍稍有些發散了,不過大家很快就將之挪回了正題。
他們在一番商討以后再度確定了以前的構想,即英國對大明進行石油進口的限制加以針鋒相對的反擊,反向限制三大軍事戰略物資的出口。
層層加碼,一個不行再加一個,乃至直接單方面向英法的眼中釘德社降價加大出口。
其一是桐油,作為一種自古以來就被百姓廣泛應用的東西,家具、船只、油布、油紙等等都少不得它。
而其具備的耐高溫、耐腐蝕、不導電、快速干燥的特性使之在工業生產中同樣起著關鍵作用以不同油類制成的油漆,大豆油漆要41小時才能干燥、亞麻仁油要2時、蘇子油要1時,而桐油僅需7小時。
同時其亦是重要的有機原料之一,以防銹漆為代表的上百種產品都需要它才能生產,其地位可見一斑。
而且因為世界各國對油桐的引種大多以失敗告終,或者說成效不大,所以大明在桐油出口上占據著絕對的壟斷地位,年產量高達全世界總量的90,剩下的10則主要為烏拉圭和阿根廷,而且品質不如中國出產的。
近三年來,大明每年的桐油出口量基本在九萬噸與十萬噸左右徘回,可以說世界各國的機器與工業產品中都有它的存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