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種型號的老舊火炮準時發出了怒吼,一發發105㎜、75㎜的炮彈以高低不一的彈道飛掠過去,狠狠地砸落在意軍陣地上。
因為火炮數量有限,炮彈也只有一個半基數,所以克雷蒂安和周長風一致認為進攻前的炮火準備應該盡可能短暫而猛烈,而非較長時間的持續炮擊。
這樣可以在有限的炮火下最大化的震懾敵軍,但缺點在于對敵軍工事的毀傷不佳,無疑會遺漏許多目標。
即便如此,介于意軍固守的109高地的面積不大,狹窄且缺乏縱深,所以那個連的兵力部署相當集中,連部和兩個排都在高地主體防守,另一個排則部署在高地西南方向。
火炮有限,為了盡可能的增加火力密度,光著膀子的炮兵們卯足了勁,幾乎將那一門門老舊的火炮打出了理論上的最大射速。
突如其來的兇猛炮擊仿佛是將一大把碎石子拋進了平靜道湖面一樣,霎時間激起了千層浪。
“轟轟轟”的爆響中,落下的炮彈在爆炸中掀飛了無數泥土、雜草、木屑,其中還夾雜著衣服碎片。
一發來自fk16型野戰炮的75㎜高爆彈撞大運一樣精準落在了一個掩蔽部的上方,這種掩蔽部的構造就是就是在塹壕中向旁邊挖洞,然后用一根根圓木加固。
這發炮彈出廠的時候,德意志帝國尚在,可年復一年早已物是人非,操縱火炮將它發射出去的那些炮兵,有些人的年紀甚至比它還小。
老化的機械引信比嶄新出廠時遲鈍了那么一丁點,即使炮兵們將引信調為瞬發狀態,可引信卻晚了幾十毫秒才起作用。
這使得炮彈在鉆透了掩蔽部上方的土層和平鋪的圓木以后才轟然爆炸,里邊的六、七名意軍士兵來不及發出任何聲音就瞬間被埋葬在了他們自己親手挖掘出來的墳墓中。
“上尉,我們該怎么辦”
兩名軍官冒著炮火沖進了連長所在的掩蔽部,卻見到連長已經在扯著嗓子對話筒大喊著請求增援。
沖擊波震落下的泥土與灰塵分分落下,在灰暗的黃色燈光的映照下如同無數蚊子在飛舞。
凌晨359,倒計時一分鐘,在意軍第79團的指揮部中
一名參謀在焦急的搖著電話的搖桿,而剛被驚醒的阿爾奇德中校則在用另一部電話和109高地交流。
“長官炮擊非常猛烈,我們不清楚”
“冷靜待在你們的陣地上,不要驚慌”
炮擊不僅能影響無線通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擾有線通訊的效果,連綿不絕的爆炸背景聲讓雙方都難以溝通。
阿爾奇德中校在掛掉電話以后走出了指揮部,現在他根本不清楚當面之敵究竟想做什么。
他知道對方可能要展開攻勢了,因為昨天就已經觀察到他們的巡邏隊在測定特茹河的水文情況,可現在怎么又在對丘陵方向進行炮擊
難道要進攻109高地這不合理吧,那兒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真的會有指揮官選擇一上來就啃最硬的目標
從昨天到現在幾乎一直在消極防守、原地待命的意軍對周圍的狀況缺乏足夠的了解,他們甚至不確定當面之敵是不是國際旅。
配屬的炮兵營的十幾門火炮早都完成了放列展開,炮兵們都已經為炮彈調好了引信,但是命令卻遲遲未來。
這年頭可沒什么反炮兵雷達,想判斷對方的炮兵陣地的具體位置和坐標并非易事。
有心算無心,消極防守注定是要吃大虧的。
從踏上伊比利亞半島的土地開始,意軍上下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挨炸的滋味了。
復仇的炮火下,騰起一團團硝煙,各種雜物紛紛落下,大地在爆炸中微微震動,從來都是己方向對方傾瀉炮火,此刻雙方互換了位置,這讓意軍士兵們驚懼無比。
當阿爾奇德中校拿著望遠鏡張望的時候,有人突然驚呼道“煙火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