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它只是子彈噴筒;冬至大朝會狗都不去
在周長風的觀念中,能重獲新生無疑是值得感激和慶幸的,鳩占鵲巢并非本意,所以至少也該妥善處理好被奪舍的原身的親人。
原身“周長風”的父親早亡,母親也于他才將成材時病故,如今唯一與之血脈相通的只剩下大他五歲的姐姐周柔嘉。
回故年少時的記憶,縱然撫恤金不少,可坐吃山空卻不是人們能接受的,母親要以一己之力撐起整個家,平常“周長風”的生活起居多是由周柔嘉照拂的。
爾后他致力于報考武學從軍,母親自然極力反對,但最終竟還是被周柔嘉勸服了,這才有了如今的一切。
這些事跡讓周長風由衷的敬佩、感激這樣一位合格的姐姐,人言“長姐如母”,前世他沒有經歷,今生倒真能理解這句話了。
各個階層不同家境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性格與三觀肯定迥異,與夏筱詩相比,周柔嘉更早的步入社會、更早的肩負家庭的擔子,在相同年齡時,她要成熟得多。
就周長風的閱歷而言,他覺著周柔嘉可以算作是大明內陸州府小康家庭的〇〇后新時代年輕女性的縮影在一定程度上獨立自主,但骨子里仍然殘留著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等女誡、女訓的傳統觀念。
她們其實更受如今絕大多數男性的歡迎,相比之下,那些抵觸舊有規矩、崇尚新生活的經濟發達地區的中上階層的女孩子并不討喜。
拿著電報紙盯著上邊簡短的詞句,不難感受到除了關切之外還有一絲埋怨。
持筆思索了許久,周長風才躊躇著寫了一封回電。
如今的民用電報價格很貴,雖然不至于一字千金那么夸張,但價格也高達每個字二角錢,所以人們會用一些極簡的代詞來表明大概意思,比如說“家里老人生了大病,情況緊急,趕緊回老家”就直接發“病,速歸”三個字,這還是因為民用電報規定三個字起發,否則核心意思還可以簡化為“病,歸”。
同時還有韻目代日的慣例,即以讀書人必背的寫詩作詞平水韻來指代日期,又用地支替月份。比如“艷”指的是二十九日,“亥”指的是十月,十月二十九日的電報就可以簡化為“亥艷電”三個字。
至于恒光公司發來的關于技術指標的電報,因為畢竟是企業,在這方面沒必要吝嗇,所以言辭雖然簡練如文言文,但稱不上極簡。
擬嘗試以沖壓工藝試制機匣、雙排雙進彈匣、獨立木制握把與槍托、快慢機、一百米到六百米可調表尺、適配先用劍形刺刀之底座
“服了,沖鋒槍保留刺刀座,什么根深蒂固的糟粕,有子彈我不潑,跑上前拼刺刀”
瀏覽了他們擬訂的技術指標初稿以后,周長風深感無語。
在總體戰的大背景下,沖鋒槍的本質就是一支子彈噴筒,只要能迅速把幾十發手槍彈給射出去,多簡陋也無傷大雅。
而如今的人們對其的定位和概念還不夠準確,多少殘留著第一代沖鋒槍的特點精加工的、發射手槍彈的小型機槍。
這一點,從人們仍慣于叫它手提機槍就能看出來。
像如今明軍裝備的“三四式手提機槍”,銑削工藝、鍍鉻零件、烤藍處理,精良歸精良,成本高達二百八十圓。而二一式步槍為九十圓、三三式輕機槍為五百六十二圓,如今一支沖鋒槍相當于三支步槍,可見其性價比確實不高。
故而周長風撰寫回信的第一句話就極為嚴肅的指出了這一點,必須要徹底扭轉觀念,否則設計出來的東西注定不實用方向錯了,那就是南轅北轍。
木制的握把和槍托又貴又麻煩,換成鋼制的就行;
快慢機沖鋒槍切換為半自動模式意義不大,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