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一會,他開口道“其實前段時間就有人想把他侄子塞進我部,想讓我以后多多照顧不過我肯定沒答應。”
“無非是想順帶混個資歷、沾點戰功的光罷了。”
“殿下,這肯定不行啊,這對士氣的影響太大了,免談。”
“那便退一步,不隨軍不就好了報功的時候再添個名字的事。”朱泠婧有些嫌棄地看著他,“你之前是不是跟羅符說過,讓他以后隨你同行”
“是的。”
“也好,你連自己都處置不妥當,他同你一道還能照看一二。”
對于朱泠婧的建議,周長風確實是聽進去了,但與麾下部隊有直接關聯的事他還是打算堅持原則。
走關系走到流血犧牲的前線去了情理上真的難以接受。
可以說朱泠婧在許多方面都在遷就周長風,倒不是說周某人的個人魅力有多大,而是潛力充足,未來應該能不負己望,值得遷就。
要知道平庸之輩多是扶不起的阿斗,給他十萬精銳都不見得打出漂亮戰績。
有靖難大功臣李景隆為鑒,朱泠婧很清楚這一點。
呵假如周長風這廝之后碌碌無為,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噢。
七月的最后一天。
在南京,這依舊是酷熱難耐的三伏天,烈日炙烤著大地萬物,毒辣的陽光讓人感覺皮膚被火燒火燎一般。
可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再跨越海峽,位于大不列顛島的倫敦卻氣候宜人,日間溫度不過20c。
唐寧街上,有一處占據了大部分面積的喬治亞風格建筑,此刻正是上午十點,首相與幾名大臣正在其中商談著什么。
精美的地毯又厚又重,桌椅沙發華麗無比,這兒內里的裝潢格外的典雅。
外交大臣不屑道“中國人真的很狡猾,這些虛偽的家伙。”
有人更是惱怒地詛咒道“太卑鄙了我們在全力對付德國人,而他們卻該死,他們會遭報應的”
因為與德社達成的秘密協定,大明通借土耳其為中間商,向德社出口鎢精礦、鉬精礦、鎳精礦、天然橡膠等一系列戰略資源。
布武天下的益處難以計數,日不落帝國仍在全世界范圍內發揮著重要影響力。從印杜洋到紅海,以及必不可少的通行要道蘇伊士運河,英國人的勢力幾乎無處不在。
在上個月,軍情六處的特工們捕捉到了蛛絲馬跡。
自那以后,他們便著手開始調查真相了,一直在認真搜尋著證據,時至今日終于有了充足的證據指明這一切。
根據英、法、中三方簽訂的協定,大明在了結了尾單以后,必須解除一切長期合同,不應該再向德國人出口鎢、鉬、鎳、橡膠等戰略資源了。
好家伙,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