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民間輿論;禪讓登基大典
對于任何國家來說,元首都是至關重要的代表,即使在一些總理攬大權、總統當花瓶的國家,后者的禮遇和規制也都獨一檔。
而在君主制國家中,這一點就更為重要了,皇帝、國王毋庸置疑是一國之象征。
因為保密工作到位,外界直至現在也不知曉大明皇帝不久前因為中風而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落下了不輕的后遺癥。
人們原本以為最近接連公布的兩則消息就已經是全部的重大變故了,然而
大明朝廷延續了一貫出人意料的做法,在八月二十五日清晨突然公開宣布了更加讓外界震驚的事情現今在位的皇帝將于次月首日禪位于前不久新立的皇太女,大典將于同日舉行。
因為這些天都發生了兩次重大變故,人們都有些麻木了,以至于各大報社對此的社論都很磨嘰,動作最快的帝國紀聞報也是到了當天傍晚才刊發號外。
在這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吃瓜看戲著實不易,想看看不同視角、立場的評價就得買上好幾份報紙,可不像后世動動手指頭即可。
周長風當天晚上在回家時順帶買了兩份報紙,林溪第二天早上在去采買蔬果時又買了幾家,這才把大明幾家主流報社的號外都給集齊了。
「余觀有牝雞司晨之說,此言差矣,一國之君重在謀定國是之用,斷之以性別有失偏頗不背離世界大勢,不逆悖憲律之基,則皆有可為」這是江南民報的社論。
「雖不明當今陛下因何遜位禪讓大寶,但世界局勢迷亂之下由嗣皇帝攬權絕非良策,之后朝政亦不會驟然移交,訓政不可避免」這是北直隸民報的社論。
雖然朝廷已經在著手于言論管制了,可大明長久以來開放的風氣想在短時間內遏制還是挺困難的。
握著筆桿子的文人們紛紛在稿子中闡述自己的觀點,雪花般的稿子被投向報社,其中一些文章的措辭還很露骨,有嘩眾取寵之嫌。
比如直接質疑這樣的舉措是胡鬧、視社稷黎民為兒戲、置國家命運于不顧云云。
不過除了少許大膽言論以外,大部分報社刊載的社論還是在很認真的就事論事的分析。
人們主要討論的是為什么會有這么離奇的情況,先是皇太子好端端的突然病逝、然后是宣布新立皇太女、接著又要遜位禪讓。
尤其是皇太子病逝的事情十分之反常,各種陰謀論隨之而來。
因為朱立鍥總是隔三差五大江南北到處跑,指導這兒、視察那兒,露面的次數很多,大家都默認他精力充沛、身體康健,這樣的人驟然因病辭世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否另有隱情。
于是乎,民間“大師”們綜合分析近來的朝政、還有皇太子是在結束視察日本返程之后出事的,各種推斷層出不窮。
但畢竟人已辭世,目光不能總放在逝者身上,所以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皇帝為何要遜位禪讓以及權柄會落在誰的手里
有說是因為皇帝體況不佳、要調養的;有說是因為皇帝敬重其父哲宗皇帝、不愿意在位超過后者的在位時間;有說是因為皇帝與朝臣們的分歧不可調和、不得不主動遜位。
總之,各式各樣的言論都說的煞有介事、像模像樣,很精彩,至少周長風吃瓜看戲十分快活。
明人尚且因這樣蹊蹺的情況而眾說紛紜,外國人就更加頭大了。
長期以來大明朝廷在西方列強看來都極具神秘色彩,幾百年來打交道總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近幾十年來雖然大致摸清了朝廷的秉性,可終究還是免不了被從前的刻板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