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方面現在還在跟雙方做生意,但并無可能坐視整個西歐那啥,也就是說,假使戰事不利于英法,美國有極大可能如從前歐戰一樣跨洋參戰。
“在此期間無疑是本國攻略南洋地區的絕佳時機,如若軍事上順利、外交手段恰當,英國人極有可能明智的退讓。”
“相應的,其談判條件應該會是中止南下,從而確保澳洲之安危。”
“綜合如此推斷,內閣設想的大體方略便是加緊備戰,我國朝須盡快完成能夠應付最險惡之大戰的準備,并以外交手段軟硬兼施,亦有微弱可能使得英國方面主動退卻,這自然皆大歡喜。”
“同時,假使歐洲戰端迸發,靜觀些時日過后,即可考慮趁機出動發兵南洋。”
如此講述完畢之后,他偏頭看向了皇帝的方向,拱手道“以上便是臣等之料想,請陛下裁斷。”
人家軍部都沒開口說話,裁斷個鬼哦
倚靠著椅背的朱泠婧看著很閑適自在,似乎把這兒當成了自己家一樣。
好吧,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里的確算她家。一旁的周長風如是想到。
她揮了揮手中的折扇,不緊不慢地說“總結的很全面。那么,衛國公如何看”
吳維煥旋即站了起來,沉吟道“這個分析的確無錯,可并不嚴謹。歐洲開戰之后靜觀其變靜觀靜觀多久這一點必須明確,否則只是空談。”
這個問題不該由高慶魁答復,面對如此具象的反問,身為國防閣臣的林羲便起身作答。
“自然是得等戰況明晰。”林羲苦笑了一下,繼續說“這話雖然含糊,但我想諸位應該都能明白。”
天知道戰爭打起來會是何模樣我們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忌憚無比的法國人在邊境線上修起了漫長而堅固的馬奇諾防線,法國陸軍又號稱歐洲最強。
戰爭爆發之后,德國人該何去何從這一切都不得而知。
假使德國人受阻于防線,不得不進行殘酷而緩慢的進攻,從而在邊境線附近來回拉鋸。那么至少對于英國人來說,這樣的戰爭規模就是可控的,可以從容應對。
于是,他們便還能有余暇顧及遠東地區。
這不難理解,在場的眾人自然都明白,可朱泠婧對林羲的話不太滿意。
“這樣含糊其辭,卿等倒是都曉得,可或許朕沒聽明白呢”她不咸不淡地說道。
平常為了高效交流,林羲肯定沒有閑工夫細致解釋,形象來說就是領導們的經典用詞先這樣、再那樣就行了。
“呃臣”
“不必解釋這個了,繼續議事。”
被懟得頗為尷尬的林羲一時語塞,正欲詳細解釋,但是朱泠婧直接一揮手命令跳過了這段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