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航空兵力量的證明;臨界質量理論驗證
雖然各大海軍強國都對航空兵的運用做了不小的探索,也有不少證據表明他們的光明前景,但在這種“可以改變整個海戰模式”的重大決策上,沒有人敢于妄下定論。
在歷史上直至四〇年末的塔蘭托戰役之后,人們才終于明確了海軍航空兵的力量之強大。
大戰初期,由于意大利人扼守著地中海地區,英國人嘗試發動一場戰役來奪取制海權,然而精明的意大利人選擇了“避而不戰、伺機出動”,大多數時間都躲在軍港中,皇家海軍為此很傷腦筋。
盡管在地中海地區,皇家海軍的力量要遜色于在主場作戰的意大利海軍,不過著名的坎寧安上將大膽的圍繞航空母艦制定了周密的突襲計劃。
其結果是光輝璀璨的,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突襲了意大利海軍基地塔蘭托,大獲全勝。
這是航母服役以來首次主動大規模攻擊軍港中的艦隊,海軍航空兵的巨大威力被證明無遺。由此,愈來愈多的人開始扭轉原先的觀點。
英軍一共出動21架艦載機,僅僅損失2架飛機和1位飛行員,使用8條魚雷與一些航彈,就創下了擊沉、擊傷意軍3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的巨大勝利。
至此,真的能讓所有人都一下子改變觀念嗎
事實是有些人依舊固執己見,一年之后,皇家海軍的z艦隊啟程前往遠東地區,盡管缺乏航空兵護航,但菲利普中將一貫固執認為日本人拙劣的破爛飛機不可能對大英帝國的新銳戰艦構成威脅。
最終,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與反擊號戰列巡洋艦最終永遠的沉眠在了東南亞的海底。
讓周長風憂慮的是歷史已經越發偏離他所熟悉的軌道了,無法預知未來。
在當前局勢下,意大利很精明的把自己偽裝成了對抗▇▇的急先鋒,盡力向英國示好,不斷以外交、貿易、邊境沖突等方式襲擾德社和奧地利。
黑紅二者同在,英國人自然優先慫恿前者牽制后者咯。
如果只從地緣上來說,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越來越像歐戰的翻版了。
如此以來,證明航空兵力量的戰役究竟什么時候會到來呢這是個未知數。
寄希望于歐洲那邊開打以后,英國人在德國人身上實施一次與突襲塔蘭托相仿的戰役
這樣充滿未知數的單方面期待自然是不合理的,故而周長風考慮的是從自家入手,著重推進明軍在南洋地區作戰時的航空兵運用。
假如英國人的z艦隊如期而至,只要大明空軍或海軍航空兵能正常發揮,那么一切就都明朗了。
怕的是到時候航空兵力量因為天氣情況、指揮失誤、通訊不暢等各種原因而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最終還得靠海軍艦隊來硬碰硬的把z艦隊解決,那樣無疑就會蒙蔽許多人的眼睛了。
在之后的幾天里,除了處理陸戰一旅的諸多事務以外,周長風還單獨抽了半天時間去了帝國格致大學。
目的無它,就是為了跟那位核物理大佬許尚丹繼續洽談核能軍事化的可行性分析。
“許老先生,您前些日子的來信我都認真看過了,今天特地來找您的,托您百忙之中琢磨理論計算,麻煩了。”
“周待詔客氣了,事關重大,這也是我分內之事,何況并未耽誤多少時間。”
以“酒鬼走路難題”為思考模型,參照李氏隨機游走定理,許尚丹認為這個理論計算并不算難,于是在羅列了關鍵要點之后,就把繁瑣的計算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學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