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方面“不走尋常路”的回應讓英國內閣十分無語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唄,還不敢正面答復
還真別說,盡管作為君主立憲政體的標桿,英國國王的主要權力都被剝奪、轉讓給了首相和議會,然而剩余權力依舊有不少。
比如說直接任命首相,乃至直接解散議會。
只不過任何理智的國王都不會在正常情況下行使這些權力,因為這樣的舉措無疑會導致憲法危機,讓國王和王室的存在受到質疑,搞不好就直接玩脫了。
放著好好的吉祥物不當,非要折騰是吧那還要你這個國王干什么
所以喬治六世對此愛莫能助,他只是在回信中寬慰了幾句,并保證如果出現意外,大英帝國武裝力量會保護挪威免受威脅。
挪威方面如此不情愿,瑞典也一樣,兩個北歐小國都表現得非常消極。
為了迫使他們讓步,英國外交部向荷蘭、丹麥、比利時打了招呼,讓他們也向挪、瑞兩國發出請求,像這樣多方面施壓。
當然了,這只是盡力而為,到了最后關頭就算挪、瑞兩國仍然不同意,英國人和法國人才不會慣著他們呢。
尤其是軍方將領們,一個個興奮不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參謀長埃德蒙將軍向他的部下囑咐道「這個計劃將會打亂德國人的準備,這對我們很有利不僅僅是這件事,在現在這個關鍵時間,其它任何事情上都必須保持有利于本國的態度。」
時間一天天的流逝,干涉、掌控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行動計劃在穩步推進。
截止到11月25日,參謀長委員會已經策劃完成了三個行動方案,它們是互補的,并將同時實施。
第一個方案在挪威北部;第二個方案在南挪威南部;第三個方案在瑞典南部。
參謀長委員會與陸海空三軍的代表研討了行動計劃,并提交了評估報告,強調行動的收益巨大無比,但是風險同樣很高。
但是他們對一種情況拿不定主意假如挪威軍隊或瑞典軍隊敢于抵抗呢
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周密的計劃不能忽視這一點。
對此,內閣方面的答復是果斷還擊,以最快速度瓦解其抵抗,不必留情面。
即便英國方面的動作和進度已經算上比較快了,但焦急的法國人依舊嫌慢,他們覺得這些優柔寡斷的家伙只會誤事。
所以法國政府給大使館下了指令,讓他們在倫敦光明正大的宣傳此事,從而加速推動英國方面的進度。
于是乎,此事很快在倫敦被傳得沸沸揚揚、街頭巷尾人盡皆知,搞得正米字旗老爺們心煩意亂。
11月的最后一天,英法雙方正式成立了一個干涉委員會,隨即一致同意組建聯合遠征軍。
這支遠征軍名義上是為了部署在斯堪的納維亞,隨時登陸波羅的海地區來幫助沙俄穩定局勢,防備背棄條約的德國人做出過激舉動。但實際上,其核心任務是控制瑞典的鐵礦和占據挪威的海岸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