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發457㎜航空魚雷幾乎與貞觀號擦肩而過,最近的時候相距不過兩步遠。
“左滿舵”
“噠噠噠噠噠”
除了平飛速度稍遜一籌之外,三七式艦驅以其出色的爬升能力、滾轉能力輕松碾壓了這些美國制造的拙劣雜魚。
去年夏季,兵部派出的專員去了瑞典,與博福斯公司簽訂了生產權合同,獲得了全套的圖紙,喜滋滋的瑞典人還贈送了十二門現貨。
假如說博福斯34型高射炮的綜合得分是80分,也許大明能設計出90分的,但也可能設計出70分的。
在這個階段,魚雷機需要進一步降低速度和高度,并且保持不動,直至進入有效射程后投下魚雷。
b小隊隊長杰弗里上尉此刻已經絕望了他使盡渾身解數,好不容易咬住了前邊的一架明軍戰機,結果對方以一個破s機動就輕松化解。
鑒于前者至少要等上一兩年之久,同時也沒法保證性能優良與否。
因為普通的航空魚雷在投擲時有諸多限制,比如這些kvii型魚雷就必須保證入水高度不能大于30、入水速度不能高于144㎞h,否則就會故障或失效。
空中戰況可謂一邊倒,地面上的戰斗也大體相仿。
美國人在太平洋戰爭的經驗是使用傳統的定時引信,127㎜高平兩用炮平均要耗費二千發炮彈才能擊落一架敵機;使用vt近炸引信之后,效率大約提升了三到四倍。
盡管日不落帝國殖民地軍隊自由散漫,安于享樂,然而他們的勇氣尚在,這大概可以算盎薩人的先祖血脈
爆炸迸射出的沖擊波與彈片殃及了編隊中的飛機,沖擊波將之震得東搖西晃,高速破片在機翼蒙皮上劃出一條條大口子。
這些速度只有每小時二百多公里的雙翼機幾乎像案板上的魚一樣,毫無抵抗之力。
然而正當他們掉頭返航之時,在艦隊后方幾海里的地方,天市左垣號航空母艦所搭載的“宋”戰斗機隊也完成了緊急升空。
而布倫海姆轟炸機們則要難對付一些,它們抱團取暖,以機身背部的自衛機槍塔向來襲的明軍戰機猛烈開火。
其實英國人的運氣非常不錯,因為天市左垣號剛剛才起飛了幾架俯沖轟炸機去攻擊縱深目標,而原本執行巡邏任務的四架戰斗機又耗盡燃油準備降落,所以戰斗機的升空稍稍滯后了些。
它燃起了大火,濃煙滾滾,幾個艙室也開始進水。水兵們竭盡所能,使用高壓水槍對付火焰,同時以抽水機排出海水。
如此一來,大明海軍的防空水平將在差不多兩年的時間里處在獨一檔的首位。
處于編隊最外側的廣寧號驅逐艦大顯神威,操縱高射炮的水兵們一連擊落了三架魚雷機。
自找苦吃的英國人栽了個大跟頭,出擊時由32架飛機組成的機群卻只回來了傷痕累累的6架布倫海姆轟炸機,而它們能返航的緣故在于明軍戰機耗盡了彈藥。
面對追擊而來的明軍戰機,為編隊護航的第17戰斗機中隊的9架f2a水牛戰斗機毫不猶豫的應戰。
綜合衡量之后,周某人還是選擇了現成的,力求以最快速度將大明海軍的防空水平提升到第一流。
第62轟炸機中隊的10架布倫海姆轟炸機雖然一開始向貞觀號投彈,但很快就轉而去攻擊運輸船。
除了2架以平飛速度稍占優勢而得以逃脫,余者無一幸免,而明軍戰機的代價僅僅是一架重傷二架輕傷。
炮手們將一發發重達七十斤的128㎜破片彈插進了測合機,卡槽在電動機驅動發出“咔嚓”的聲響,定時鐘表引信便被自動標定到解算出的時間檔位。
蘭芳方面派人悄悄對圖紙進行拍照,隨后也在國立東萬律兵工廠開始量產。
它們又投下了三十枚250磅航彈和五十多枚40磅航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