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明軍已經兵臨半島南部的豐盛港,但西線明軍這才強渡了霹靂河。
在俘虜了幾名傷兵以后,經過一番訊問,倍感疑惑的第二機動步兵旅官兵們才知道這支全是白人的英聯邦軍隊實際上是澳軍第7師。
一發發qf45英寸榴彈炮發射的高爆彈接連砸在明軍陣地上,火光和硝煙頓時吞沒了這片地方。
開戰迄今首次爆發如此高烈度的戰斗,一路上順風順水的明軍將士們這才意識到,真打起仗來不可能永遠順暢,所以萬萬不能輕敵。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松懈,中國軍隊經過嚴格訓練,裝備有精良的武器,忍耐力比我們更強,步兵和輕型火炮的配合很緊密,他們在復雜地形的移動速度比我們更快,而且可能會使用各種詭計」
“西線現在已知有敵英印第8師和第11師,還有一些地方仆從軍,不清楚澳軍有沒有被派去那邊。這打底四萬人如果都逃去了新加坡似乎也不太好解決,我在考慮要不要把他們包個餃子吃掉。”
摩托化部隊稍有不同,木輪不適合由卡車牽引,所以換成了橡膠輪胎,機動二旅就裝備了這種膠輪爐灶車。
而今則不一樣,他們對于明軍還是比較重視和提防的,這使得馬來亞戰役的交戰烈度也比歷史上高得多。
“名不副實,還不如改名為不要麻痹大意。”趙寒楓不屑地評價道。
這是一種基于卡車底盤而制造的通用裝甲車,雙軸六輪,有一個方形的小機塔,裝備兩挺重機槍,車體側面預留有射擊孔。
今天的遭遇戰很快就在突擊集群的明軍官兵們之間流傳開了,大家普遍覺得這些罪犯囚徒后裔組成的軍隊除了膽大悍勇以外沒什么可怕的,所以安然入眠。
沖出煙霧之后,三輛裝甲車接連開火掃射,閃爍的火焰綻放于槍口。
“得令。”
實際上最簡單的應對就是對正在進攻的敵軍覆蓋幾輪炮火,應該就可以將之瓦解。
他不屑道“我們是軍人,不是語言學家,我只知道我們應該執行命令、完成任務。”
“真是給他們臉了,主動打上門來了。”周長風俯身趴在折疊桌上,仔細端詳著昨天晚上參謀們手繪的周圍地形圖。
一名中士彎腰撿起了一個吃了一半的烙餅,“他們走得很匆忙,上尉,你看這是他們沒吃完的食物,還是熱的。”
一刻鐘后。
一名被擊斃的澳軍少尉的證件,一張馬來亞半島的小比例尺地圖、幾張關于部隊情況的簡報,還有一本小冊子
不過,周某人的構想在趙寒楓看來不太具備可行性。
大約半刻鐘后,一發紅色和一發黃色信號彈先后升空那是前沿警戒陣地發回的示警,表明敵軍正在進攻。
這時,密集的炮彈也噼里啪啦的落了下來。
戰初澳軍形象
現在,一隊的陣地已經歸于平靜,炮火延伸至后方,開始不斷轟擊通路來攔阻增援部隊。
“〈hotoagastithica〉”他翻開這總共只有幾頁紙的薄冊看了看,發現里邊缺乏實際指導,基本上都是充滿主觀臆斷的含糊言辭。
但趙寒楓清楚,這個當年把自己三言兩語“誘騙”到他麾下的家伙又想整些狠活了。
顯然,澳大利亞人無比想將之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