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荷蘭人的應對;徒勞的努力
三月二十一日,爪哇島,芝拉扎。
地處南洋,這兒的天氣已經堪稱炎熱,晝間溫度可達30c之多。
一艘名叫復活節天使的美國貨輪正在緩緩泊入碼頭,碼頭上稀稀松松的站著許多人。
穿著短袖短褲的地方土著碼頭工人在懶懶散散的準備去卸貨,而那些身著制服的荷印軍陸航軍官們則聚在一旁棚子的陰涼下。
大約從十年前開始,荷蘭人開始逐漸認真、慎重的考慮起遠東殖民地的防務問題,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聚焦于荷屬東印杜的精華爪哇島。
盡管南洋有這么多大大小小的島嶼,但爪哇島卻集中了大約七成的人口和多數制造加工業,主要防御力量也肯定部署于此。
而巴達維亞和泗水這兩座港城又都處于爪哇島的北部,一旦假想敵控制了北部海域,那么爪哇島豈不等同于被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系
因此荷蘭人將注意力放到了南部港城芝拉扎,并開始著手大力建設它。
原先的芝拉扎仿佛與世隔絕,靜謐而偏僻,只是偶爾會有商船來這里補給淡水和煤炭。
港城甚至沒有匯入爪哇島主要鐵路線路,也幾乎沒有維修能力,只能最小限度的保養。
通過坑蒙拐騙一樣的半忽悠半強迫操作,大量的爪哇土著投入了建設工作。芝拉扎新建了四座150㎜岸防炮臺,并增加了航行燈、浮標、起重機和大量的配套設施。
就在前些天,一座1500噸級和一座4000噸級浮船塢被從巴達維亞拖拽過來,從而使這兒擁有一定的船只維修能力。
“喔,我們的戰斗機終于到了,它們應該可以對付中國人的飛機。”
“只有兩架成品,其它的都是零件,我們必須盡快把它們組裝好。”
“火車站的平板車準備好了嗎”
幾名荷印軍陸航軍官對剛剛運抵的戰斗機寄予厚望,希望這些飛機能夠幫助保衛殖民地。
雖然美國方面現在并未表態,不過其已經在實際行動上表現出狡猾戰爭販子的形象。
二十天前,這一批次共30架c21戰斗機還在舊金山火車站悠哉悠哉地卸貨,火燒眉毛的荷蘭人希望盡快交貨,美國人便立刻答應了這個請求。
于是聯邦政府指令一路開綠燈,這些戰斗機在僅僅一天半以后就裝上了貨輪,拔錨起航,過程堪稱飛速。
接下來,兩架成品戰斗機會直接交付戰斗機中隊,其余零件狀態的戰斗機也會被運去萬隆的荷印軍飛機修理廠進行組裝。
荷屬東印杜殖民地當局緊接著又繼續下訂單,追購了42架c21和15架b18轟炸機。
c21戰斗機是去年由寇蒂斯公司自行研發的一種輕型全金屬戰斗機,裝備一臺850匹馬力的萊特旋風星形發動機。
一無裝甲防護、二無自封油箱,所以空重輕得只有1380㎏,并由此擁有在低空時高達23s的爬升率,創下了記錄,其最大平飛速度也有500㎞h。
它的機動能力非常優秀,可是缺少基本的防護措施,火力也比較單薄,因此美國陸航并不中意這種昵稱“惡魔”的輕型戰斗機。
c21叫作惡魔完全是徒有其名,它脆若瓷器,甚至可能比零式戰斗機還要薄弱。
這一天稍晚些的時候,kviii號潛艇也慢慢駛入了港口,在一艘駁船的引導下停到了自己的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