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部分補給物資遲到,而且恰逢卡里馬塔海峽的天氣情況不佳,明軍稍稍推遲了血痹行動的發起時間。
偏生要與老天爺作對通常沒什么好下場,在耐心等到三月二十四日萬事俱備以后,信心滿滿、士氣高漲的大明陸海空三軍才正式發起行動。
當然,同時行動的可不只是他們。
隨著明軍開始動手,蘭芳國防軍也結束了長達一個月的靜坐戰爭,開始主動出擊。
此前,他們就一直呆在邊境線筑壘地域中與對面的英荷兩軍對峙。
從三發起飛的空軍猛烈轟炸了英軍陣地,四個國防軍步兵營先后投入戰斗,兵鋒直指沙撈越的古晉。
荷屬東印杜陸軍航空隊kni和荷蘭王家海軍航空隊d的偵察機這些天的活動非常頻繁,總是在黎明和傍晚時光顧樟宜海軍基地和松柏港。
大明、蘭芳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戰斗機先后攔截、追殺了其中一部分,但其余的漏網之魚無疑還是成功把航空偵察的照片送了回去。
即使在雷達技術比較成熟的大戰后期,及時發現敵方飛機并引導己方飛機去截擊也時常出現疏漏,更別提現在了。
3月24日1119,能見度優良,蔚藍的天空中僅有寥寥幾朵浮云。
隸屬于荷軍海航第四小隊的一架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發現了遙遠天海交接之處的異樣那兒有一連串的小黑點。
領航員端起望遠鏡仔細觀察西北方向,然后伸手指著說“我看到了一些船只,很可能是中國人的艦隊。”
這架飛機緩緩轉向,在繞了一個大圈子之后來到了那支不明艦隊的右后方。
只見數十艘戰艦和運輸船正向著東南方向勻速航行,后者油煤混燒鍋爐排放的灰黑色煙柱斜向著直沖云霄,各船只懸掛的紅色旗幟一眼即可辨明。
飛行員盡可能駕駛飛機借助云朵隱蔽,其余人則對照著艦型識別手冊迅速辨析那些船只的型號。
這一天1147,駐防達拉根荷印軍指揮部收到了來自這架卡特琳娜的電訊,所有人都瞬間緊張起來。
「發現中國艦隊,大約20艘運輸船。戰斗艦船為7艘驅逐艦、3艘輕型巡洋艦、1艘重型巡洋艦。坐標北緯8°2,東經117°3,航向125,航速13節。」
這支艦隊不是別人,正是負責奪取達拉根油田的分遣艦隊,他們搭載著陸戰二旅和傘兵二團。
達拉根并不在空降突襲的計劃范圍內,巴厘巴板才是傘兵二團的目標,但他們會把達拉根作為空降出發地。
當地荷印軍陸航隨即派出了手頭上全部可用的轟炸機,9架b10轟炸機迅速掛載航彈,然后一架接一架呼嘯著起飛。
美國馬丁公司設計制造的b10是三十年代初的產物,當時全世界范圍內流行起了“快速轟炸機”的概念只要我的轟炸機比你的戰斗機飛得還快,那我就完全掌握了主動權。
頗有些轟炸機無敵論的味道,b10就是這個概念下的產物。值得一提的是,b10轟炸機在原定歷史上也曾經被中國購買,傳單“轟炸”日本的就是其中兩架。
然而這些轟炸機現在實在難以對明軍艦隊構成威脅,水平轟炸的命中率低得感人。
黑灰色煙團不斷綻放于機群的后方,爆炸的沖擊波讓飛機上下震顫,破片在全金屬機身上劃出一道道口子。
海面上的明軍戰艦向天空中來襲的荷印軍轟炸機射出無數炮彈,蔚藍的天空似乎都被那些黑煙團所污染了。
荷蘭飛行員顯然沒有大膽無畏的精神,他們在九百米高度快速飛掠明軍艦隊,匆匆扔下了掛載的航彈以后就加速遠離。
一枚枚航彈落水爆炸,濺起此起彼伏的潔白水柱,但無一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