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刺猬彈;大明海軍決戰策略
當今的反潛武器效率不高,深水炸彈雖然威力強大,然而低下的命中率卻很容易讓潛艇逃之夭夭。
為了防止自己的螺旋槳噪聲干擾聲吶和水聽器,執行反潛任務的艦艇必須保持較低的航速,一般不超過15節。
深水炸彈通常設置在艦艇艉部,往往要航行到目標位置正上方再開始攻擊,深彈投放以后又需要一段時間下沉。
深彈的下沉速度大約為25s,這意味著如果潛艇躲在150深度時,有足足一分鐘的時間進行規避。
訓練有素的潛艇兵在通過水聽器聽到深彈落水時的噗通聲以后可以迅速做出反應,這一分鐘的時間足夠潛艇開出去一百多米遠。
如此長的攻擊滯后時間,反潛艦艇很容易就會撲個空,讓敵軍潛艇躲過攻擊。
更重要的是,深水炸彈在到達預訂深度時轟然爆炸,巨大的動靜就會干擾到艦艇的探測能力,使得反潛艦艇必須耐心等待一切歸于平靜,再才能繼續追蹤敵軍潛艇。
針對這一弱點,極為重視反潛的英國人研發了著名的刺猬彈。
刺猬彈系統本質上是一種多管擲彈器,它的發射器有許多根桿子,故而得名刺猬。
使用時,24發反潛榴彈會被插在桿子上,然后向目標區域發射,射程可達200遠,24發榴彈的落點會形成一個圓形,像套索一樣圈住敵軍潛艇。
有意思的是,榴彈并不安裝深度壓力引信,而是使用看似低效的碰撞觸發引信。
大致思路是從一開始就不斷派出遠洋潛艇騷擾n,接著以航空母艦進行削弱,再以潛艇進一步削弱,然后派出夜戰艦隊實施夜間奇襲,最終ijn再讓以逸待勞的主力艦隊和殘缺不全的n遠征艦隊進行決戰。
不過,這是從前的策略,而今航空兵力量已經證明了自身,這一策略也應有所調整。
以大明的電子技術,能晚兩年投入使用就不錯了。
配圖
這些反潛榴彈的下沉速度三倍于深水炸彈,約為75s,這樣一來,留給敵軍潛艇的反應時間就大大縮短了。
通過水上飛機的機載雷達探測水面航行的潛艇,然后飛過去發射火箭彈、投擲深水炸彈。
而她那發射鎢合金超重彈的主炮擁有極佳的遠距離水平穿甲深度,試制三九式416㎜穿甲彈重達1410㎏。
根據零碎的情報,海軍兵器格致院半猜半想的搭建了n水下防護系統模型,進行了反復測試。
而在威懾之外,如果美國人鐵了心不顧損失都要尋求決戰,i指揮官在判斷實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實施決戰策略。
今天進行的推演位置是所羅門海,預想明軍奪取所羅門群島來切斷美澳聯系,而明軍艦隊和美軍艦隊在此交鋒。
在過載時,實際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0萬匹馬力,可驅使標準排水量1800噸的蓬萊級驅逐艦達到45節的超高航速。
“嗯艦隊決戰的推演最近有做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