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高昂成本;急轉直下的戰局
“子彈碎片往兩邊和下邊飛出去都還好,怕的就是往上”在場的那位兵部陸軍處官員興致不減,追問道“能否將這鋼板上邊的邊沿彎折一下”
“可以是可以,只是何僉事您有所不知,這種滲碳硬化過的錳鋼加工比較麻煩,像這樣熱軋成平整的一塊塊是最劃算的。”
“這樣一套防具大概什么價”
一名吏員沉吟著答復道“薄板八圓、厚板十三圓,還好。但那背心外套就貴了,是八層尼龍層壓起來的,次品率還高。一套下來,估摸著要上百圓吧。”
普通的碳素鋼不貴,相同尺寸的低碳鋼板也就幾圓錢,但這種硅錳鎳合金鋼自然不一般,更別說還要經過一道滲碳硬化的工序。
而尼龍66畢竟是這兩年才開始逐漸量產的新型化學纖維,成本確實降不下去,采購價很貴。
現如今,一雙絲襪的市場價大約是兩圓,成本價也有幾角。
配圖
可絲襪這么輕薄,總共才消耗多少尼龍纖維而背心外套使用的織物原料是以足足八層尼龍纖維密實層壓在一起制成的,價格之高昂可想而知。
眼下這種護具尚未大規模量產,所以采購價也降不下去,一套單兵護具大約為102圓。
這都已經超過一支二一式栓動步槍的采購價了,平心而論還是很貴的。
“不過一個師的一線單位也沒多少,集中給他們配發就行了。”周長風走了過來,盤算道“每團有九個步兵隊,每師也就是二十七個,還有斥候和工兵,按三十個隊來算就是五千套。”
結果說完以后他自己也無奈的補充道“好吧,其實還挺多的。”
一名大明陸軍步兵的全套武器裝備也才193圓而已步槍88圓、軍服21圓、軍靴20圓、鋼盔12圓、刺刀10圓、工兵鍬6圓、防毒面具11圓、水壺軍毯雨披急救包等各種雜物合計25圓。
即便考慮因為量產而使價格降低,按每師5000套、每套90圓來計,也要足足45萬圓。
要知道一門三四式208㎜高射炮采購價才7400圓,而一門三四式112㎜榴彈炮亦不過21萬圓。
諮政院的議員老爺們要是知道這些單兵護具頂得上數十門火炮,恐怕想都不想就會直接否決。
這位姓何的陸軍處僉事看了一眼周長風,開口道“講真的,周待詔,古今不同,古時候不配盔甲的兵馬不堪一擊,可如今配這些護具只是錦上添花。那些政客們跟咱們看到的不一樣,他們那幫人心都是黑的。”
各大列強軍隊都沒有普遍裝備這種類型的護具,不照樣打仗
已知這個大前提的情況下,按照政客的冷酷視角來看待,單兵防彈護具實際上是一筆大虧特虧的買賣。
根據后世的統計結論,普及防彈衣可以顯著降低陣亡率,但不能降低傷殘率。
試想一發炮彈落在不遠處,穿著防彈衣雖可以確保要害部位不受創,但四肢仍然會受到傷害。
假如本該陣亡的人結果因此沒死,而是因傷致殘,這意味著官府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不斷的負擔其生活開支,予以優待,否則軍心民心不穩。
相比之下,陣亡的人就只需要發一筆撫恤金,一了百了。就算給予家眷一些優待,數額也是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