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思維模式不能說是錯的,”周長風停頓了兩秒,如是說道“但某些情況不適合這樣思考問題。”
周長風肯定傾向于廣泛裝備使用,但這一套護具的高昂成本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
而且這玩意是易耗品,連續幾場大仗小戰之后可能就損壞了一大半,又得補充。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里,眾人抓緊時間趕在下山之前完成了初步測試。
共計34套護具參與測試,一半使用輕型插板、一半使用重型插板。
輕型插板的測試方法是先于50距離上使用繳獲的湯姆遜沖鋒槍射擊10發,再在10距離上射擊5發。
重型插板則是先在400處使用春田步槍射擊2發,再在200處射擊2發,最后在50處射擊2發。
前者有1套未能通過測試,它被45ac手槍彈連續擊中后出現了崩解,人形靶明顯受創。合格率94。
后者有3套未能通過測試,基本上都是因為被762x63㎜春田步槍彈連續擊中后破裂,沒能擋住最后幾發。合格率82。
這個測試其實并不嚴謹,有些苛刻了,畢竟實戰中不太可能出現多發子彈落在同一個地方的情況。
何況美國人使用的3006春田步槍彈又是數一數二的強勁槍口動能達3900j,比毛瑟的ss和莫辛納甘的54r還要多200j。
總的來說,效果是很好的。
從前大明研發的幾型像古代半身甲似的護甲不僅在防彈能力上比不了它,而且部隊還反饋有“累贅、影響戰術動作”的毛病,頗為雞肋。
而這些簡潔的背心樣式的單兵護具則不存在這些問題,貼合得很到位。
畢竟是后世各國摸索了數十年才不約而同采用的設計形制,現在照搬可謂少走了幾十年彎路。
摸著石頭過河不不不,現在直接跳過去。
望著這些測試效果優良的單兵護具,周長風實在是有些舍不得,如果不能推而廣之那就太可惜了。
他想了想,沉吟道“實在不行就不用尼龍層壓織物了,干脆就用帆布,防護效果差一點就差一點吧,先保量。”
這一宿對于他來說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夜,可大陸另一端的西歐平原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徹夜難眠。
大明駐巴黎公使館匯報,當地氛圍越發緊張,近些天大小游行活動幾乎未曾間斷過,許多隊伍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翌日上午,周長風高效的匯總了近二小時內的最新軍情報告,然后例行公事般的前往昭仁殿。
歐洲戰事的進展之快出乎了他的意料,即便他知道原位面法國人只堅持了三十八天,可依然驚奇于如今的一系列情況。
歷史上法軍尚且組織過好幾次勇敢而堅決的反擊,可現在卻壓根沒見著。
在大口徑鐵道炮的強力支援下,德軍曼海姆集團軍群更是從正面打穿了馬奇諾防線。
第5裝甲師一路孤軍深入,在邦庫爾直接擊潰了一個剛下火車還沒來得及展開的法軍步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