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上,這樣一艘兩棲指揮艦將會有三大主要艙室和一系列輔助艙室
一個作戰指揮室,與登陸行動有關的陸海空三軍的參謀人員和指揮官都將聚集于此,圍繞著巨大的沙盤、地圖、標圖板指揮行動;
一個作戰情報室,用于接收、匯總、分析各方發來的信息,將之以最快速度完成處理,給參謀人員和指揮官進行判斷決策;
一個作戰管控室,負責不間斷實時跟進陸海空的態勢,敦促、監督、評估各處戰場、各個戰斗的狀況,并且具備引導己方航空兵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輔助艙室,譬如無線電監控室,負責以無線電測向、三角定位等技術手段搜尋、捕捉、定位敵方的無線電通訊。
另有航空偵察研判室,負責分析飛機航拍的照片;制圖室,負責繪制、修改戰場地圖;印刷室,負責印刷戰情簡報、作戰指南等等臨時性小冊子。
當然,海軍大爺們并不想浪費這樣一艘因為搭載了大量電子設備而昂貴的艦船的任何多余空間,而且大爺們即使是打仗也想過上滋潤日子。
所以這艘指揮艦亦可搭載大約350名陸軍、海軍陸戰隊官兵,且還有幾個奇怪的地方。
一處有兩個放映室總共可同時容納六十人的電影院;一處可推拿、拔罐、針灸等服務的療養院;一處用于儲備大量新鮮蔬果和酒的大型冷庫。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到底是沒過過苦日子的。”
周長風不由得如此感嘆,只能說當今明人的想法和他這樣的穿越者是有偏差的,歸根究底潛意識里還是列強心態,豪橫慣了。
如果說美軍是少爺兵的話,那明軍或許應該算是大爺兵。
幾個月的南洋戰役總體上很順利,但實戰中依然暴露出了許多問題。
有組織方面的、有人事方面的、有武器方面的。
組織方面比較關鍵的問題是中級軍官普遍水平一般,團、旅級將領因為種種因素而表現較差,反應遲鈍、決策猶豫。
相對來說,明軍步兵分隊的表現就要好很多,士官和下級軍官都挺不錯,班、排、連、營級戰斗情況往往都能處在優勢地位。
高級軍官也還行,至少周某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一流的中尉、二流的中將、三流的中校。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由是明軍的軍官培養模式存在一定的斷層。
下級軍官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高中學業結束后報名考入武備學院,經過專業學習后結業成為少尉或中尉;二是服役多年的士官,有機會選入軍官修習班,完成學習后成為候補軍官,通常是準尉,然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核正式授銜少尉。
所以,士官和下級軍官的軍事素質基本都是良好扎實的。
而再往上就有些不合理了,一名軍官步步升至中校、上校后,竟不需要、或者說不強制要求完整的培養學習旅團級部隊的指揮學。
絕大多數人僅僅是去修習班粗淺學習幾個月而已,甚至可以想象到他們當中一定有些人只打卡簽到了而已
但是邁過了中級軍官這道坎以后,準將、少將就得去參謀大學深造了,總體較為嚴格,所以經過學習,高級軍官們至少是擁有合格的指揮學技能的。
周長風穿越前曾任過一段時間的合成營參謀,本身就具備足夠的技能,之后還溜去西班牙實戰磨礪了整整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