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揚越公司的年產量達到3萬輛,再算上迅捷和駿達兩家公司,大明在戰時動員的情況下卡車年產量應該可以超過10萬輛。
前文高估了卡車產量,故削減一部分,以此為準。
這樣的生產能力已經較為可觀了,歷史上英國在四〇到四四年一共制造了48萬輛卡車,平均每年也不過96萬輛。
但這并不代表大明汽車工業就超越英國了,因為成本更高的履帶式布倫機槍車在戰爭期間一共制造了113萬輛。
而大明顯然沒辦法制造這么多的履帶式輔助車輛,那實在是太奢侈了。有限的履帶式車輛生產能力肯定要優先保證坦克制造。
考慮到大明以后的作戰地域,這些卡車產量雖然與美國相比完全不夠看,但精打細算一下倒也夠用,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充足的。
首先不需要多線作戰,無需分散力量,可以集中供應急需卡車的戰場。
另外,太平洋島嶼爭奪戰并不像亞歐大陸上的大規模陸戰火車把物資運送到站以后還需要卡車運往幾十公里外的前線,亦或是需要卡車運送部隊進行長途機動。
在太平洋戰區,船隊到港卸下物資和部隊即可,之后都只是短途運送和機動。
所以說,島嶼爭奪戰實際上可以相對限制美國工業優勢的體現,讓雙方在更加接近的狀態下進行殘酷搏殺。
在結束了生產線的視察以后,周長風故作隨意的發問“你們打算怎么設計那個突擊炮”
那經理愣了一下,不解地問道“突擊炮”
“哦,就是自行步兵炮。”
“原來如此,此事我也不清楚周待詔有意的話,我帶您到設計部去打聽打聽吧”
自行步兵炮的叫法雖然很直白,可一點也不好聽。
不行一定要把叫法糾正為突擊炮
就這樣,在離開廠區以后,一行人乘車來到了相鄰的地方。
林蔭大道邊上有約莫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池塘,水面上點綴以片片荷葉,中間有一處水榭。
揚越公司的設計部就在不遠處的幾座樓房中,都是雙層或三層的白墻黑瓦懸山頂樓房,看上去就跟尋常民居似的。
時值午后,電風扇呼呼呼的吹著,許多人都趴在桌上、背靠著椅子小憩。
“哎哎都起來起來,朝廷的人來了”
一行人才走到樓梯前面,就聽到上邊傳來了隱隱約約的催促聲。
周長風往樓梯間旁邊的房間瞟了一眼,只見里面的倆人還悠哉悠哉的搖著蒲扇、喝著冰鎮綠豆湯、看著報紙。
這小日子過得挺悠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