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周長風也只能感嘆一句世事不易,拱手行禮致意了。
大明陸軍計劃將這型裝甲車用作兩個用途,一是給步兵部隊當作機動支援火力就像其名稱一樣。
此類車型將搭載一門十二式80㎜山炮,與其讓這種老舊火炮放在倉庫吃灰,不如廢物利用,反正就性能而言非常合適。
殺爆彈重68㎏,初速390s,后座行程較短,相當契合雙人炮塔那本就不富裕的空間。
另一類車型則是作為裝甲偵察車,執行縱深偵察和火力偵察任務,將搭載一門改造后的厄利孔sca60型20㎜高射炮。
明軍很喜歡這種輕便好用的小口徑機炮,當年買了上千門,又自產了幾千門。
在許多次邊境沖突中,沙俄軍隊都因此吃了大虧,以至于不得不自己也向瑞士人購買一批來對抗。
試想一下,在邊陲之地的荒原和丘陵之間,當看到占據著遠處一座小山包的明軍突然架起了幾門高射炮咚咚咚的掃射時,可想而知俄國人有多絕望。
這幾年隨著新型的三四式高射炮大量投產入役,許多厄利孔高射炮退役封存,如今它們終于又有了再次上陣的機會。
“伱們真的很會當家做主,這些東西開發新的也提升不了多少效能,確實不如直接用現成的老東西。”周長風如是贊嘆道。
“唉,誰樂意這樣精打細算呢等以后發達了,我等也要試試大手大腳花錢的滋味。”
接下來的兩天里,周某人完成了此次前來武漢的本職工作,接著又陪夏筱詩登臨黃鶴樓游覽了一番,隨后就準備啟程返京了。
也是在這一天,在數百里外的衡山縣
石灣鎮北邊的一個村子口此刻林林總總聚攏了數十人,如果再算上湊熱鬧的小孩子那就要破百了。
“突突突”的聲音從很遠的地方就傳來了,幾輛摩托車載著縣里來的吏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今天是分劃土地的日子,縣衙一拖再拖,都推遲了一個多月了。
“今兒能不能定下來啊,總不能再朝后邊延吧”
“對啊,這都六月多了,總歸得留些日子摸清田地的底子如何再插秧啊。”
人們議論紛紛,他們的衣裝大多都是廉價的低端機制棉布制成,顏色也很單一,以土黃色和靛藍色為主。
這些依附于地主的佃農生活水平相對于從前肯定有明顯提高,但沒法和如今的自耕農相提并論,因為佃農幾乎沒有余錢來消費工業制品。
大明實施的田畝公贖政策雖然是溫和的土地改革手段,但執行過程中仍不免存在大量的貓膩。
最常見的就是克扣補償給地主的買地錢,從前地主還是大明社會的中堅力量,可如今卻不一樣了。
自古以來都奸詐貪婪的胥吏們可不愿錯過任何盤剝的機會既然是強制收購土地,那可就由不得你們這些地主老財嘍。
同樣常見的還有敲骨吸髓一般的勒索那些分到土地的佃農,如果他們不愿意被榨出最后幾圓錢,那就等著拖拖拉拉到最后才分到肥力較差的土地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