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火力還不夠虛眩行動
談及火炮則大有說頭,無獨有偶,美軍裝備的7918型155㎜榴彈炮也正是明軍目前正在考慮的東西。
因為擴軍的緣故,大明陸軍發現現有的野戰重炮旅數量不夠了,所需的144㎜榴彈炮也供不應求。
依照至昌三十六年編制表,野戰重炮旅下轄兩個十八門制榴彈炮營和兩個十八門制加農炮營,而陸軍制式的式144㎜榴彈炮雖然性能優異,但產量卻不算高。
雖然在和平時期悠哉悠哉的制造也已經完成了對17個常備野戰重炮旅的換裝共計612門,但恐怕無法滿足接下來的擴軍需求。
如果單單只是為了滿足新組建的野戰重炮旅的需求那倒還好,沈陽陸軍火炮工廠等兵工廠預計可以在戰時達到年產約六百門的水平,如果再擴充生產線的話,近千門也不是事。
然而大明陸軍卻充滿了頗為瘋狂的想法現在的編制火力還不夠強大,步兵師不能沒有六英寸級別的火炮
盡管配屬野戰重炮旅的明軍三六年制步兵師的火力不遜于西方列強的步兵師,但是陸軍覺得還不夠。
陸軍希望為每個步兵師增加一個十二門制的144㎜榴彈炮營,并增加一些卡車編制,以此來使得師級火力取得壓倒性優勢。
然而這所需的數百門144㎜榴彈炮一時半會也沒法憑空生成,于是大明陸軍就盯上了庫存的老舊火炮。
在歐戰結束后,大明軍事觀察團向法國施耐德公司提出了購買e7917型155㎜榴彈炮生產許可的要求,隨后定型生產,這就是一九式144㎜重山炮的由來。
這是當時橫向比對了奧、英、德和本國眾多同類火炮的結果。
不過為了鼓勵本國軍工部門,兵部還是訂購了一批沈陽陸軍火炮工廠的競標方案,但只用了幾年就低價轉手賣給了朝鮮。
施耐德e7917起初是為沙俄軍隊設計的,但因為性價比很高也被法軍采用,之后美軍也認為它相當不錯,把它列為制式火炮大量仿制。
中、法、俄、美、西、意等國均為其忠實用戶,足見其性能之優異。
戰斗全重才3250㎏,炮彈重量也有435㎏,身管僅僅為15倍徑卻擁有113㎞的最大射程用同類火炮中最短的身管倍徑做到了當時最遠的射程。
所以無論是明軍還是美軍都對它念念不忘,大明陸軍打算重新啟用這些老當益壯的火炮,而美軍更是在為之更換了新式開腳炮架以后繼續大規模生產。
不過針對澳洲的行動在即,眼下沒有工夫再新編榴彈炮營了,只能等以后輪換休整的時候再做打算。
至昌三十九年九月十四日,經過幾個月來共計十四次大小會議的商議和精修,大都督府參謀處最終敲定了遠征澳洲的作戰計劃。
行動編號為“甲字五五七二號改四”,代號名曰“虛眩”。
整個作戰計劃從宏觀上來看分為一前一后兩個層級,大致為
首先,攻占澳洲西北部的小城市達爾文,在那兒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