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馬尼拉;王師登臨呂宋島
“好家伙,大部分都中了。”
“不是吧老徐,這比平常差遠了。”
那些尚未起飛的b17在爆炸中化為齏粉,因為已經加注燃油、掛載航彈,個別b17殉爆時的場景格外震撼。
那些飛機仿佛是來自地獄似的,被烈焰和滾滾黑煙所籠罩,油漆在高溫炙烤下迅速崩解,露出閃爍著光輝的銀色鋁合金機身。
然后在“轟隆”的劇烈爆炸中變成四分五裂的碎片,像天女散花一樣散落到周圍。
單價3012萬美元的昂貴四引擎重型轟炸機就這樣化作破爛的廢金屬這足夠采購4000支新型的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了。
配圖
像這樣被毀的轟炸機共有7架,也不知還拿著老舊的斯普林菲爾德栓動步槍的美軍士兵們是何感受。
得勝而歸的明軍轟炸機編隊的航空日志與出擊報告中記述道
「長機引導攻擊,縱梯形隊形,敵防空火力稀疏,所以機槍為主,附少量高炮。十七時五十四分起始攻擊,空速一五〇,觀測到至少六成命中,確認三條跑道損毀嚴重,塔臺出現肉眼可見歪斜。行動成果良好。」
空戰的結果對于美軍來說也遠遠稱不上好,遠東航空隊升空迎戰的戰斗機有9架被擊落,而他們只擊落了5架明軍戰斗機和1架轟炸機。
跳傘被俘的明軍飛行員表示,已經部署用于針對菲律賓的飛機有六、七百架架,而且還是由于為了方便指揮管控而只調集了這些。
所以遠東航空隊上下沒有人能高興的起來他們總共只有112架36和4架x40戰斗機,以及34架b17和12架b18轟炸機。
航空兵在戰爭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證明,亞洲也好歐洲也罷,一如杜黑著作制空權所言,航空兵力量可以有效決定戰爭勝負。
美國人和菲律賓人都清楚,美國本土一時半會是不可能派來援軍的,在接下來相當長的時間里他們都只能靠自己了。
孤獨的戰爭、孤獨的抵抗、孤獨的犧牲。
可英國人與荷蘭人的防御均以失敗告終,馬來亞與荷屬東印杜的廣袤地區都已歸于大明統轄。
被俘的十萬英聯邦軍隊官兵此刻還在緬甸與暹羅的山巒叢林中勞動,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鋪設著一節節枕木、一段段鐵軌。
這樣的抵抗究竟有沒有意義
這種境況使得美菲聯軍的士氣處在一個很奇怪的狀態。
看似高漲而熱烈,遠遠強于幾個月前英荷兩軍散漫松懈的狀態,但實際上心里邊卻已經在自我懷疑了。
而在首府馬尼拉,民間街頭巷尾卻又是另一番場景。
從三百多年前開始,馬尼拉就一直是菲律賓的首府,現如今統共有大約二百萬人口,是南洋地區與巴達維亞、新加坡齊名的國際化大都市。
明軍飛機向馬尼拉市區大量空投傳單,闡明美國人允諾的獨立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實際上依舊會暗中操縱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