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單附上了許多條美軍鎮壓菲律賓抵抗軍的戰例,另外還有關于馬來亞、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區現況的圖片。
除此之外,一些示警通知還標明了可能遭到空襲的目標,建議民眾不要靠近那些危險的地方,否則后果自負。
明軍即將來攻的消息使得這座大都市完全失去了從前的狀態,一些膽小但富裕的人選擇走為上策,乘坐轎車、巴士、卡車拖家帶口的逃離市區,前往鄉間避難。
二百多萬人口的馬尼拉人口密度較高,許多街區有好幾萬市民居住,管理難度相當大。戰爭的陰云使得人心浮動,犯罪行為暴增,從早到晚都能聽到零星的槍聲那是馬尼拉警察在與劫匪交火。
每當明軍飛機出現,部署在自來水廠、發電廠、火車站附近的3型762㎜高射炮和2水冷高射機槍向天空中猛烈開火。
炮彈在半空中炸出一團團黑色煙云,曳光彈則劃出一道道光痕。
可762㎜高射炮只能用來攪亂飛機編隊,而127㎜高射機槍的有效射高又太近,二者搭配在一起壓根沒有發揮作用。
這樣徒勞無功的反擊除了嚇唬敵人給自己壯膽以外毫無意義。
一些自信且囂張的明軍飛行員甚至在馬尼拉上空表演特技飛行,時而螺旋爬升、時而翻筋斗,高射炮發射的炮彈往往在其后邊上百米處爆炸,一丁點傷害都沒有。
華裔華僑們興奮地觀摩著這樣的場景,而歐美人則神情失落。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依然有忘形了的明軍飛機在低空溜圈時被擊落。
這時候,那些歐美人便會振臂歡呼,向升騰起黑煙的方向鼓掌慶賀。
雖然大家都猜測戰火即將蔓延到陸地,但馬尼拉這座大都市并未終止運轉,一切機構都在正常工作。
公共交通仍在行動、政府部門仍在辦公、商鋪集市仍在營業、影院劇場也在播放著電影和按照場次演出,甚至于在大音樂廳中,小有名氣的馬尼拉交響樂團還在如期舉辦著他們的演奏。
「元帥的副官喬納森溫萊特將軍視察了卡恩塔兵營,軍隊的決心非常堅定,士兵們正在維護大炮和坦克」
無線電廣播也未停播,只是關于戰爭和防務的內容變多了,擠占了一些原本的娛樂節目,市民們從自家的收音機中可以聽到總統的演說與號召,還有形形色色的戰爭新聞。
明軍對于各地軍事設施的空襲持續了足足三天,碼頭、機場、鐵路調車場已經被炸成了一片廢墟,馬尼拉灣上也漂浮著數百顆空投布置的水雷。
空軍結束打擊后,接踵而至的大明海軍航空兵又對甲米地海軍基地實施了猛烈空襲,三七式魚雷轟炸機使用魚雷或500㎏重磅炸彈將港區炸得面目全非。
被炸毀的起重機倒向海里,砸起大片水花;數艘驅逐艦被炸沉在泊位,水面上漂浮著一層厚厚的重油
亞洲艦隊所屬的潛艇作戰單位奉命抓緊時間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前往遼闊無垠的大海獵殺明軍運輸船。
為了避免撞上水雷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美軍潛艇選擇以水下低速潛航來通過已經被封鎖的馬尼拉灣。
然而明軍空投的水雷可不只是浮于海面的漂雷,還有半潛雷通過機械控制裝置和壓縮氣瓶,使得水雷恰好穩定在水下一定深度。
因此,試圖離開馬尼拉灣的美軍潛艇仍然蒙受了損失,畢竟戰場上總歸會有人倒霉的。
海豚號ss169潛艇被當場炸沉,全員陣亡;墨魚號ss171潛艇重傷上浮,但來不及返回甲米地就沉沒了。
最為倒霉的是鮭魚號ss184,這艘潛艇好不容易通過了封鎖區,但是因為電池電量耗盡不得不上浮航行充電,可這時候天已大亮,沒過多久就被明軍飛機扔下的航彈送入了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