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呢,一個完整的筑壘地域防御體系是由幾個主要支撐點和大量雷場、塹壕、掩蔽部、火力點組成的,你的主炮固然強大,但某一時間段內只能殲滅其中的一部分,整個陣地只要還剩下一點點就足夠讓推進速度大減,這些時間足夠敵軍重新調遣預備隊。”
林尋真頷首道“平心講,我忽然覺著在陸上征戰比在海上復雜多了”
一頓午飯的工夫,整支艦隊已經大半穿越小巽他群島,即將進入帝汶海。
在那以后,距離目標達爾文就只剩下二十二小時的航程了。
希望一帆風順吧,倒要看看澳大利亞人拼起命來是啥樣子。周長風如是想到。
而在呂宋島上,激烈的戰斗仍在不間斷的進行中
從林加延灣登陸的明軍大部隊包含第二海軍陸戰旅、第一工程旅、第三戰車旅、第二攻堅戰車營,這些部隊在上岸以后便迅速投入到了進攻中。
菲軍撤退時炸毀的道路和橋梁被工兵們爭分奪秒的迅速修復,一輛輛坦克從臨時搭建的浮橋上緩緩駛過,渡河后繼續追擊狼狽逃竄的菲軍。
除此之外,第二野戰重炮旅和第一攻城重炮旅因為火炮過于沉重,無法直接卸下上岸,只能等待工兵們在灘頭修建臨時碼頭。
截止10月6日凌晨,明軍前鋒已經接近馬尼拉以北的克拉克機場,遠東航空隊殘存的飛機不得不緊急升空轉場。
面對士氣高漲、緊追不舍的明軍,溫萊特下令讓麾下最精銳的預備隊第26騎兵團前往阻擊。
這是一支組建于菲律賓的部隊,其中既有來自本土的美國士兵,亦有當地的菲律賓士兵,但軍官基本都是美國人,座右銘是“我們的力量寓于忠誠”。
然而這支部隊長期處于缺額狀態,直至現在也只有807名官兵,并且第25騎兵團是字面意義上的騎兵單位,僅有團屬偵察排裝備了6輛1裝甲偵察車。
不過騎兵單位似乎天生比步兵高貴第26騎兵團居然批量換裝了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這個待遇在如今美軍海外部隊中是很罕見的。
當天1039,陽光明媚,氣候宜人,十月份的菲律賓的確是個休養的好地方,只可惜戰火中的人們無暇度假。
陸戰二旅三團一營的一支百人規模的連級巡邏隊抵達了一個名叫帕拉延的小鎮,士兵們沒有發現可疑的敵人,鎮子里只有緊張膽怯的平民和惴惴不安的警察。
“報,隊長,溜了幾圈,向導和通譯問過當地人了,敵軍沒在這邊布防。”
“成,留一個班在西邊戒備,其他人進鎮子歇歇,吃飯喝水。”
沒日沒夜的跋涉追擊了兩天一夜,敵我雙方都沒休息好,率領這支巡邏隊的指揮官是一營二隊的隊正張之林,鑒于麾下都頗為倦乏,也確實該休整幾個鐘頭了。
可就在明軍士兵們準備美美吃頓午飯然后睡上一覺的時候,“砰砰”的清脆聲響卻從東南邊的樹林中傳出。
那是迫擊炮發射的聲音
“有炮”
“隱蔽”
連串的60㎜迫擊炮彈以圓潤的拋物線軌跡落下,“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頓時蓋過了明軍士兵們的呼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