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林被濺起的泥土糊了一臉,好在臥倒及時,炮彈破片只擊中了鋼盔,在側面留下了一個凹陷。
這時,讓他和其余人驚詫的一幕出現了只見無數騎兵從東南邊的樹林中涌現
他們頭戴湯米盔、騎著高大戰馬、身后背著步槍、左手牽著韁繩、右手舉著手槍。
配圖
躍馬沖鋒的騎兵陣勢浩大,馬蹄踐踏著大地,咚咚作響,卷起滾滾塵土,仿佛一堵快速迫近的城墻。
這樣的場景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了,也許駐扎北方的大明陸軍部隊偶爾還能看到,但海軍陸戰隊哪有機會見著這等場景
因為相距不遠,隊形松散的陸戰隊官兵壓根來不及組織起像樣的攔阻火力。
二百余騎兵此刻已經到了眼前,他們在幾十米的距離上開始用手槍開火,然后一邊沖鋒一邊射擊,試圖像洪水一樣沖散明軍的隊伍。
第26騎兵團的官兵遺憾于手頭沒有刀美軍在五年前將騎兵刀從武器序列中剔除了,所以騎兵們現在只能以槍代刀。
騎兵兇悍且犀利的沖鋒讓許多老兵也大為震撼,可以說陸戰隊官兵被這一個照面給打懵圈了。
然而自動武器的廣泛裝備讓他們在這樣驚詫慌亂的狀況下依然給予了美軍騎兵極大的殺傷,密集的“噠噠噠”與“砰砰”的槍聲充斥在這片小小的戰場上
被子彈擊中的戰馬發出凄慘的嘶鳴,重重摔倒在地,背上的騎兵也跟著滾落下來。
殺穿了明軍隊伍以后,騎兵們并不回轉,而是扔了些手榴彈,接著便朝西北方向快速遠遁,一擊脫離。
可這時,那樹林中布置的重機槍和迫擊炮又再度開火。
被濺了一臉血的張之林抬手用衣袖擦了擦,然后給自己的三四式沖鋒槍換了個彈匣。
他環顧四周,只見附近一片狼藉敵我雙方的尸體橫七豎八,瀕死的戰馬在地上掙扎挪動,一些士兵在向東南方向的樹林開槍還擊,醫護兵在連滾帶爬地奔向傷員
他大聲喊道“按咱們的朝向,往十一、十二點鐘縱深達幾發煙幕彈準備往鎮子里邊撤”
傷亡數十人的巡邏隊隨即以煙幕彈阻隔敵軍視野,然后交替掩護撤退進了帕拉延鎮。
從戰術上來說,第26騎兵團精心準備的伏擊無可挑剔,不過因為低估了明軍步兵分隊火力而未能達成預期。
心有余悸的張之林隨即命令通信兵匯報這兒的情況,他認為既然在這個近鄰克拉克機場的地方遭到了反常的伏擊,基本可以斷定有一支精銳的美軍部隊在此布防。
此刻的嚴辰武正乘坐指揮車在向前轉移,聞訊便立刻向帕拉延鎮增兵,并將消息傳達給了鄰近的友軍戰車三旅三營。
坦克部隊隨即派出了一個中型戰車隊前往增援,雙方在匯合以后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帕拉延鎮。
在和張之林討論以后,眾軍官決定給當面之敵下個套。
于是他們將14輛坦克悄然隱藏在了鎮子西北方向,而陸戰隊步兵們則再度展開隊形,離開鎮子東側的進攻出發陣地,以低姿勢向更前沿的陣地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