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正常的足量供應水平,所有食物只夠吃四十天,而大米將會在十二天內耗盡、面粉會在二十一天內耗盡。
另外還有一個相當致命的疏漏庫存醫療物資中,各種藥品和手術器材很充裕,堪稱堆積如山,然而無菌紗布卻相當緊缺,理論上僅夠幾千人的需求。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世界各國都反復強調后勤保障的重要性的緣故,任何的疏忽遺漏都會釀成大錯。
因為要為長期堅守而作長遠考慮,所以無奈的道格拉斯被迫下達了嚴格的指示。
戰斗人員的食物供應標準按照之前的80來配給,非戰斗人員的食物供應標準下調幅度高達50之多。
但問題是,這些食物對于在城市生活工作的白領或許基本足夠,但對于置身在熱帶叢林荒山野嶺的勤務人員來說,每天得到的食物總熱量還不足二千大卡是完全不夠正常活動消耗的。
叢林地區的蚊蟲叮咬引發了大規模的瘧疾、登革熱,人員擁擠和衛生狀況糟糕導致了霍亂的迅速流行,野戰醫院中人滿為患,但90病患都是疾病而非負傷。
盡管藥品充裕,然而從生病到痊愈需要時間即使是輕癥登革熱也要十天才能完全痊愈。
數量眾多的非戰斗減員導致前線作戰單位出現了普遍的缺額,一些連隊只有幾十人能夠提槍上陣。
有意思的是,大都督府原本對美軍的后勤保障能力深信不疑,認為他們一定會在巴丹要塞區囤積數不清的軍需物資。
所以這意味著圍困是無效的,早晚都得硬碰硬,還不如盡早將之強攻硬啃下來。
然而最近幾天的情報卻顛覆了這個認知,前線部隊的偵察單位在向縱深滲透、捕俘時獲悉了許多情報。
俘虜們供述稱,現在美菲聯軍已經施行嚴格的配給制,前線士兵都只能勉強果腹,而后方勤務人員壓根吃不飽,而且各種疾病廣泛流行,非戰斗減員嚴重。
確認這不是虛言以后,明軍大喜過望。
“好,好得很,那便暫緩強攻。”
“同知,這還是得問詢一下第七軍的意見吧”
在大都督府參謀處的一間寬敞值房中,程翰的眉宇間飽含欣喜之色。
他抬手晃了晃,說道“不必,他們不傻,爭功可不是這樣爭的。嗯抓緊工夫準備起來,攻心為上,來一出四面楚歌。”
侍從心領神會,笑著拱手道“遵命,職馬上去辦。”
大明勢必要盡快拿下菲律賓,從而讓整個南洋形成一個整體,方便在戰略上進行系統的布局。
不過也還沒緊迫到分秒必爭,稍微慢幾天也可以接受。
正因如此,大都督府迅速調整了對對巴丹要塞區的策略從單純強攻轉變成圍困和心理戰,并輔以進攻來以戰促降。
“如此也好,省得硬啃這顆銅豌豆崩了牙。”
進攻筑壘地域百分之九十九要蒙受大量傷亡,嚴辰武顯然不希望自己的陸戰二旅參與強攻巴丹要塞區。
于公心,這是為了減少麾下的傷亡和損失;于私心,交換比難看的話他會很沒面子。
在來自大都督府的指示下達以后,大明空軍的空襲便基本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