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第四三〇章陽謀有解再這樣下去就別打仗了
戰爭爆發迄今已有一個多月,從大西洋艦隊增援而來的各型軍艦通過巴拿馬運河,接著在航行跨越半個太平洋后陸續抵達了夏威夷。
現在,集結完畢的太平洋艦隊總共有多達12艘戰列艦、4艘航空母艦、27艘巡洋艦,如此規模堪稱龐大無比。
兵力充沛,擺在哈斯本上將面前的事情就是進行戰略決策了。
在今天以前的一個多月里,太平洋艦隊一直遵循著“不因增援巴布亞地區而出擊”的戰略原則。
因為大家擔心艦隊主力前往南太平洋以后,明軍很可能會在中太平洋實施一場迅猛的攻勢,直搗中途島,甚至是夏威夷。
那樣的話艦隊主力就得倉促回防,倉促應戰,可能會存在燃油不足、人員疲憊的問題,勢必會處在下風。
不過在昨天與今天,海軍情報部門駐夏威夷h站遞交的報告明確指出,基本可以斷定明軍并沒有針對中太平洋的行動計劃。
英國軍情六處駐科倫坡的站點亦搜集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情報,同樣印證了h站的結論。
「目前,敵人的艦隊集結于西太平洋,沒有向東進攻的跡象。」
情報的變化終于讓謹慎的太平洋艦隊可以有所行動,現在,哈斯本上將便可拋棄顧慮,主動出擊了。
他和在座的眾多將領都心知肚明,待命于西太平洋的明軍艦隊就等著見機行事,假使美軍艦隊馳援巴布亞,那么明軍艦隊肯定會大舉來攻。
在戰略上必然如此,可戰術上會怎么布置卻不得而知。
這是標準的陽謀美國人對明人打的算盤心知肚明,但依舊只有兩個選擇。
要么一如預料的派出太平洋艦隊南下阻截明軍進攻巴布亞,然后在此期間和以逸待勞的明軍主力艦隊交戰。
要么按兵不動繼續在夏威夷呆著,與明軍艦隊隔著半個太平洋大眼瞪小眼,但明軍肯定會進攻莫爾茲比乃至澳大利亞。
對美國人而言,此時確實沒有兩全其美的好辦法。尤其是戰爭歸根究底是政治的延續,有些情況下不得不勉為其難。
哈斯本上將這幾天正承受著來自軍政兩界的外在壓力這便是作為一名高級將領所必然面對的無奈情況了。
達爾文被明軍攻占,澳軍第6步兵師一萬之眾全軍覆沒,師長理查德少將力戰而亡,如今正被美、澳、英媒體大肆宣傳。
他被追晉為中將,喬治六世國王為之頒發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美國方面亦大張旗鼓的授予優異服役十字勛章。
但這樣的宣傳在麥大帥眼中顯得不那么重要,他反而覺得有些礙眼。
他從科羅吉多島乘潛艇成功出逃以后,轉機來到墨爾本擔任美澳聯軍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官。
當他攜妻子走下火車時,迅速被數十名記者團團包圍采訪,而他恰好就期待著這樣的場面,隨即自信且從容地發表了一通臨場演講。